“人老了,骨头就酥了”,这是张大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保证骨骼的强韧,张大爷尝试了很多种方法,补钙、各种保健药几乎都用过。但最近张大爷听说,衰老是无法避免的,无论怎么样都不能缓解骨骼的衰老,感觉十分困惑。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像张大爷一样,怕自己骨骼出现问题,但又怕自己白白花费时间和精力。那么,衰老到底会给骨骼带来多大的变化,骨骼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有没有办法能够缓解骨骼的衰老呢?
今天李医生带着大家好好地看看衰老和骨骼的关系。
衰老对于骨骼的影响
在身体的骨组织中,包括各种细胞,比如说骨细胞、软骨细胞、骨髓干细胞以及负责骨重建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其中,骨细胞是骨骼中数量最为丰富的细胞类型,大约占骨骼内细胞总数的90%以上。
骨骼可以通过骨细胞的机械感觉特性,协调对力学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1]。这句话其实不难理解,大致意思就是骨细胞能够对外界的压力作出适当的反应,起到加固骨骼的作用。而具体的原因,可能与某些信号的分泌有关。
骨细胞为何能够控制骨强度?
研究表明,在流体力作用下,骨细胞内会产生ATP,ATP是所有细胞的直接能源,可以供细胞完成各种活动。然后,通过钙离子的震荡,引起外泌体的产生和释放,进而促进骨形成。
在运动的过程中用机械负荷可以降低骨细胞硬化蛋白的分泌,抑制体内某些信号的产生,从而增加成骨细胞的活力,达到促进骨形成的效果。于此同时,骨细胞减少了对破骨细胞的促进作用,让骨形成大于骨吸收,提高了受力区域的骨强度。
衰老对于骨骼影响其一:骨质疏松
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骨细胞信号传递通路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细胞间传递信号是通过细胞膜来实现的,但随着细胞的衰老,细胞膜的能力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就会信号传导出现一定的问题,可能会使骨细胞的凋亡增加,导致骨强度下降[2]。
其次,衰老还会导致骨骼代谢出现相应的问题,比如说破骨细胞异常活跃,成骨细胞难以及时补充被吸收的骨结构,就会出现骨小梁厚度减少、骨量减少、股微结构被破坏的情况。骨小梁结构发生变化,就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出现。
衰老对于骨骼影响其二: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老年退行性关节疾病,研究显示骨关节炎的病理和关节软骨异常有很大的关系[3]。关节软骨十分关键,能够减少骨骼摩擦,减缓运动过程中带来的冲击力。
常规状态下,关节软骨的增值能力低下,甚至几乎没有增值能力。但当软骨细胞损伤后,为了修复患处,软骨细胞会重新恢复增殖状态。而在此状态下,软骨细胞更容易出现衰老,也就可能会导致骨关节炎的产生和发展[3]。
除了细胞上微小的改变引起的骨质疏松、骨关节炎之外,在宏观上衰老导致的骨质增生也不能忽略。
衰老对于骨骼影响其三:骨质增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强度和肌肉力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弱。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身体会在关节处生成突出,以此来稳定关节。所以说,骨质增生并不是疾病,而是身体“代偿性修复”的一种表现,通过增加接触面积,加大摩擦,以此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所以,骨质增生本质上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退行性病变。
因此,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质增生这三个方面来看,衰老对于骨骼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生活中有没有方法能够及时发现骨骼的衰老呢?
如何发现骨骼的衰老?
坐下站起是否困难
坐下站起来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可以帮助大家判断肌肉、骨骼的衰老情况。这里的坐下起身并不是从凳子上或者沙发上,而是从地面上坐下然后站起。一般来说,健康的患者可以不借助任何外物站起。
且这个动作的意义不仅仅能够检查骨骼强度,还能检查关节、肌肉是否出现了问题。比如说,膝关节、踝关节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出现手扶着膝盖、支撑地面等动作。建议大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尝试下这个动作。
平常测试的时候,可以制定一套相应的评分标准,比如坐下去和站起来的动作各五分。在坐下和站立的过程中,用身体支撑一次扣一分;失去平衡,左摇右摆等动作一次扣0.5分,分值越高,代表身体越健康。这样不仅能够检测身体的情况如何,还能直观看出身体素质的变化。
疼痛
骨质疏松会引起背部、腰部位置的疼痛;骨关节炎会引起关节部位的疼痛;骨刺在发病期也会引起剧烈的疼痛。所以,疼痛可以说是机体骨骼衰老的信号之一。但是有些老年人出现了疼痛症状医院检查病因,要么是找几贴膏药贴一下,要么认为歇几天就好。
其实像是骨质疏松之类的疾病,出现疼痛症状的时候就已经是中后期了,再不接受治疗甚至有可能出现骨脆性骨折了。所以,中老年人出现疼痛等症状时,建议不要拖拉,尽快就医。
步态是否有异常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树老根先衰”,骨骼的变老也会从腿部体现出来。像是骨关节炎的患者在行走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疼痛,而为了避免疼痛,患者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踮脚、倾斜等不正常的走路姿态。
骨骼衰老的表现看完了,相信很多朋友对自己的骨骼状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下如何缓解骨骼的衰老。
如何减缓骨骼的衰老?
减缓或者预防骨骼衰老,需要早作准备,比如说增加人体骨量峰值。人体的骨量峰值在30~40岁达到巅峰,之后会逐年下降,女性骨量峰值低于男性,下降速度也快于男性。尤其是绝经之后的女性,骨量下降速度还会增加。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减少骨量的丢失。首先在饮食上,要有足够的钙和蛋白质,合理搭配膳食。含钙量高、好吸收的钙质主要存在与乳制品中,而蛋白质的选择上建议摄入完全蛋白,如大豆、瘦肉、蛋类中的蛋白质。
其次,要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像是维生素D、维生素K等物质,可以促进身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一定不能缺乏。维生素D和维生素K是可以在人体内自我合成的,不需要特意补充,除非因疾病、药物等因素,导致了维生素的合成出现了问题,才建议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补充。
再者,减少不良习惯对骨骼的损伤。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对骨骼的损伤很大,建议及时戒烟戒酒[4]。而酒在体内代谢形成的乙醛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会导致细胞的损伤和坏死,且酒精还会导致干细胞的分化发生转变,导致骨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增多。
最后,建议大家适当运动,增加骨骼强度。前面的时候我们了解到,骨细胞有一个独特的性质,可以根据骨骼所受压力来间接锻炼骨强度。而很多研究中也称,运动可以刺激骨代谢,并对其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骨骼是一个惰性器官,反应速度和反应强度可能较为缓慢,所以在很多试验中往往需要3~6个月以上的运动,骨骼的强度才能出现明显的提升。
但过量运动,可能会导致骨密度的下降,从而加重骨质疏松的症状[5]。所以,也希望大家在运动的过程中适度运动,量力而行,以免弄伤自己。
医生有话说
衰老,确实会对骨骼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关节炎等疾病。但若是能在骨骼衰老初期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相关的疾病,骨骼的衰老也就可能被延缓。
但很多时候,医院就诊的时候,往往疾病、病变已经发展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治疗效果肯定没有刚发现疾病的时候效果好。所以,也是建议大家,出现了疼痛、走路倾斜等症状,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我是骨科李医生,骨的安全,我来守护。
参考文献
[1]杜静珂,于志锋.机体衰老对骨细胞力学响应的影响[J].医用生物力学,,34(03):-.DOI:10./j.-..03..
[2]KARR,RIQUELMEMA,WERNERS,etal.Connexin43channelsprotectosteocytesagainstoxidativestress-inducedcelldeath[J].JBoneMinerRes,,28(7):-
[3]时孝晴,揭立士,殷松江,王培民.软骨细胞衰老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34(09):-.DOI:10./j.cnki.-..09..
[4]蔡振存,高振淮,任立宣,张泽林.烟熏与大鼠的骨骼密度[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6(20):-.
[5]郑陆,陈晓红,王超,王智强.雌性大鼠过量运动的破骨作用效应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