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
1.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即细胞具有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表现出全能性。(选择性必修3 P34)(√)
2.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表现出全能性,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选择性地表达。(选择性必修3 P34)(√)
3.植物组织培养只是将离体的植物组织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选择性必修3 P35)(×)
4.愈伤组织是指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可以经过再分化,即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选择性必修3 P35)(×)
5.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它们的浓度、比例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选择性必修3 P35)(√)
6.在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和所有器械都要灭菌。接种操作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每次使用后的器械不需要灭菌。(选择性必修3 P36)(×)
7.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胰蛋白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选择性必修3 P37)(×)
8.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电融合法、离心法等;化学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选择性必修3 P37)(√)
9.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将不同来源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选择性必修3 P38)(√)
10.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培育植物新品种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选择性必修3 P38)(√)
11.快速繁殖(微型繁殖)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但不能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选择性必修3 P39)(×)
12.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一定不带病毒。(选择性必修3 P40)(×)
13.单倍体育种可先通过花药(或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诱导染色体加倍,当年就能培育出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纯合二倍体植物。极大地缩短了育种年限。(选择性必修3 P40)(√)
14.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只含有一套染色体。(选择性必修3 P40)(×)
15.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增殖的状态,因此它们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诱变因素(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产生突变。(选择性必修3 P41)(√)
16.次生代谢物是一类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如酚类、萜类和含氮化合物等),在植物抗病、抗虫等方面发挥作用,也是很多药物、香料和色素等的重要来源。(选择性必修3 P41)(×)
17.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核移植等,其中动物细胞融合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选择性必修3 P43)(×)
18.动物细胞培养是指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选择性必修3 P43)(√)
19.培养动物细胞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基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选择性必修3 P44)(√)
20.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并将它们置于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选择性必修3 P44)(√)
21.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可采用机械的方法,或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等处理一段时间。(选择性必修3 P44)(√)
22.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细胞能够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增殖;另一类需要贴附于某些基质表面才能生长增殖,大多数细胞属于第一种类型。(选择性必修3 P44)(×)
23.悬浮培养的细胞会因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积累和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还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选择性必修3 P44)(×)
24.造血干细胞是发现最早、研究最多、应用也最为成熟的胚胎干细胞。(选择性必修3 P46)(×)
25.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就是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选择性必修3 P48)(√)
26.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一样的,没有特殊之处。(选择性必修3 P48)(×)
27.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要用特定的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并从该小鼠的胸腺中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液细胞。(选择性必修3 P48)(×)
28.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要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筛选出来的就是能够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选择性必修3 P48)(×)
29.单克隆抗体被广泛用作诊断试剂,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原体鉴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选择性必修3 P50)(√)
30.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选择性必修3 P52)(×)
31.从牛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直接用于体细胞核移植。(选择性必修3 P53)(×)
32.目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法。(选择性必修3 P54)(√)
33.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已经获得了多种克隆动物,该技术的成功率已经很高。(选择性必修3 P54)(×)
34.胚胎工程是指对生殖细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进行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然后将获得的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胚胎工程技术只包括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选择性必修3 P56)(×)
35.受精包括受精前的准备阶段和受精阶段,在自然状态下,哺乳动物的受精在子宫内完成。(选择性必修3 P56)(×)
36.精子获能液的成分因动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有效成分有肝素、Ca2+载体等。(选择性必修3 P56)(√)
37.动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相同。(选择性必修3 P57)(×)
38.精子入卵后形成雄原核(雄原核比原来精子的核大);同时卵子完成减数分裂Ⅱ,释放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选择性必修3 P57)(√)
39.胚胎发育早期,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胚胎的总体积也增加。(选择性必修3 P58)(×)
40.胚胎发育至囊胚期时,细胞逐渐分化。(选择性必修3 P58)(√)
41.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选择性必修3 P58)(√)
42.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和精子可直接用于体外受精。(选择性必修3 P60)(×)
43.胚胎移植是指将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选择性必修3 P61)(√)
44.胚胎移植主要包括供体、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配种或人工授精,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胚胎的移植,以及移植后的检查等步骤。(选择性必修3 P61)(√)
45.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份、4等份或8等份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技术,可看作是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选择性必修3 P62)(√)
46.在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葚胚或囊胚。在分割囊胚阶段的胚胎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选择性必修3 P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