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创业江苏这十年榜样方南喜欢把自己扔
TUhjnbcbe - 2025/3/11 18:34:00

编者按:“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自年启动以来,已经走过十年历程。十年来,大赛涌现出众多“勇立时代潮头、敢于实践探索”的创新创业榜样。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和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联合推出的“创业江苏这十年·榜样”栏目,希望通过榜样的故事,激励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成就辉煌。

人物简介:

方南,现任新格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格元”)董事长、CEO,美国爱荷华大学免疫学博士,德国维尔茨堡大学MBA,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校外硕士导师。基因检测和分子诊断领域的资深专家。

曾获“典赞科技江苏年度创新创业人物”、江苏省双创人才、福布斯科技女性榜、福布斯中国商界潜力女性榜、哈佛商业评论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MPW)未来榜等。

企业获得第七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初创企业组二等奖,获评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全国总决赛优秀企业。

创业感言:

不断突破舒适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理想。

关键词:单细胞测序、商界潜力女性、高成长性企业、科技抗疫、新冠后遗症研究。

年1月23日公司成立,5月即获数千万元天使轮,年6月获近一亿元Pre-A轮,年11月宣布完成近1亿美元的B轮融资……

历经六轮,融资总额十几亿人民币,这是成立四年多的新格元在资本市场展现出的“吸金”能力,投资方中除了元禾原点、夏尔巴投资、礼来亚洲、清池资本这些长期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知名风投外,也有来自鼎晖投资、软银中国、腾讯投资等金融巨鳄。

能让诸多社会资本动心和行业专家认可的,正是创始人兼CEO——方南所带领的新格元在突破性单细胞分析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及其背后生物医药市场阔步发展的商业前景。

作为第七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初创企业组二等奖,连续两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的优秀企业,方南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际领先的精准医疗企业。”

“我喜欢挑战自己,一件事如果不是需要我踮起脚尖才能够得着,我就不太愿意去做。在德国公司也好,在国内也好,我都可以安稳地做到退休终老,但我不想要这份安稳。”这是方南的自我认知,从小到大,她选择不断把自己“扔”出舒适区,向下一个未知发起挑战,再设法找出答案。

挑战与机遇总是如影随形,而方南擅于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机遇。

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方南前往美国爱荷华大学继续深造并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而后于年加入全球领先的分子诊断和样品制备技术提供商凯杰(QIAGEN)公司德国总部,从事产品研发。在此期间,如同显微镜的发明一般,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将生物医学研究引向了新纪元。

截至年,国内基因检测行业蓬勃发展,由她负责的单细胞测序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猛增,不愿囿于安逸的方南选择回国加入全球最大的测序服务商诺禾致源(Novogene)生物科技公司,担任副总经理。

单细胞测序商业化于年被彻底激活。美国十倍基因组(10XGenomics)和碧迪(BD)医疗的单细胞测序微流控系统相继推向市场,并且很快被广泛应用于科研领域。基于10XGenomics平台,方南带领团队推出了海量单细胞测序服务,投向市场后好评如潮。

“亲历单细胞测序技术和市场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我一直坚信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在科研和临床中的巨大潜力。”国内外市场的正向反馈都印证了自己的判断,在单细胞测序研究领域深耕十多年的方南,捕捉到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势和动向。带着对海量单细胞市场前景的十足信心、个人产品开发的丰富经验以及对技术商业化的浓厚兴趣,方南再次向自己发起挑战,决定以科学家的身份投身国内的创业浪潮。

单细胞测序能带来什么?

“细胞是人体的最小功能单位,每个细胞在生物体中都有独特功能,他们的分工协作是生物个体可以精密运行的基础。传统测序忽略了细胞的个性特征,得到的是所有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平均值;而单细胞测序可以把单个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更好地还原,可以更加精准描述生物体的真实情况。”方南的解释通俗易懂。

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单细胞测序在临床和药物开发应用方面的市场潜力不可限量。比如,对于肿瘤免疫治疗等新手段可以为发现或确认新靶点提供巨大帮助;再比如,能在测定每一类细胞基因表达的同时,对这些细胞进行区分,甚至给出更准确的亚型分类,为免疫学研究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助力;在此之外,单细胞测序还可以对神经细胞进行种类细分,并给细胞间的通信提供更多信息,从而揭开神经信号传递的秘密,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

国内的单细胞市场起步相对较晚,核心技术掌握在10XGenomics、BD等国外企业手中,国内主流的单细胞测序平台和试剂普遍依赖进口,自主核心技术极度缺乏。另外,在方南看来,10xGenomics公司所采用的液滴法不够稳定,其对样本的新鲜程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并不适用于样本的储存运输,存在“先天不足”。

方南和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一致认为,凭借其掌握的技术能开发出更符合临床转化需求的产品,“促进突破的单细胞组学技术更快更好地应用于精准医疗是我们创业的初衷。”抱着这样的期许和愿景,取意“格物致知,识微通元”的新格元诞生了。

为什么是新格元?

新格元有三位联合创始人,除方南外,还有樊荣和他的妻子周璟。樊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博士,现为耶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美国医学生物工程院院士(Fellow),是单细胞多组学分析及微流控技术在人类健康医学应用研究领域的专家;周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博士,曾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员,作为独立研究者(PI),主持并管理美国国家卫生署和康州干细胞研究计划的两个跨院校科研项目。

三人不但履历背景互补有无,在生物医学领域都有着多年的科研及产品开发经验,而且师出同门——皆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

“公司是年3月在南京正式落地的,最开始我们借用别人的办公室和实验室,我和周璟在好友借给我们的工位上放下东西就开始干活了。”回忆起公司创立时的场景,方南的描述虽简单,却很清晰。

创业艰苦,玉汝于成。“所有初创公司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经历过。”人手急缺,对新企业而言,发在招聘网站上的公告往往会石沉大海,好不容易等来一位履历过硬的生物电子工程专业人才邱匀彦,方南如获至宝。

为了见到第一个投资人,方南拿着花了三个星期写好的商业计划书,在夜里只身一人坐上绿皮火车,早上七点到北京南站后,厕所成了她的洗漱间。随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她辗转奔波同几十名投资人密集地接洽碰面,“那段时间没怎么在床上睡过,几乎天天坐夜车。”

为快速融入江苏省内的创业生态圈,获取更多的融资机会,方南带队参加“创业江苏”科创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让更多的行业专家和风投资本见识到新格元所蕴藏的深厚实力。她回忆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做到了知名度的提升,而且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也让我们向其他优秀公司学习了非常多的经验,促进我们进一步成长。”

时来天地皆同力,水到渠成本自然。很快,公司组建起一支对临床应用市场有着敏锐触觉的研发团队,配置了完善的工程师团队,以及试剂开发和生产团队。在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把从耶鲁大学获得独家专利授权的技术从实验室状态开发成商业化产品,率先推出国内第一个,全球继10XGenomics、BD之后第三个成熟商业化的单细胞测序平台。该测序平台能提供从组织样本处理,高通量单细胞分离及测序文库构建,到数据分析和临床意义挖掘的完整解决方案,各项性能指标均与国际领先产品持平。

“幸运的是我们有一支团结合作同时执行力超强的团队,遇到困难大家总能一起想办法解决。同样幸运的是,我们有国家鼓励创新的大环境,也一直有各级政府的鼓励支持,帮助我们始终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方南由衷地感慨。

创新是“发明创造+商业化”

新格元崇尚多元化。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业江苏这十年榜样方南喜欢把自己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