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猪附红细胞体病知多少
TUhjnbcbe - 2025/3/30 0:21:00
治白癜风杭州哪家医院好 http://www.wangbawang.com/

猪附红细胞体病(PE)是由猪附红细胞体(M.suis)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和骨髓中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畜共患病。不同大小的猪群都能感染发病,仔猪、育肥猪与妊娠母猪等免疫力不足的猪容易感染发病。

生物学特性

M.suis光镜下呈小球状、卵圆形、杆状或环形等多种形态,大小为0.3~1.3×0.5~2.6μm,平均直径0.2~2μm,它们单独或成簇附着于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附着于红细胞表面时看不到运动,游离状态下则可作摇摆、扭转、翻滚等运动。M.suis可被多种染料染色,经姬姆萨或瑞氏染色后为蓝紫色,革兰氏染色阴性。

电镜观察M.suis有单层膜,无细胞壁,无明显细胞器,无核状结构,可见颗粒状物分布在胞质内,整个细胞呈圆盘状,一面凹陷,一面凸出,较大的成熟M.suis可使附着处的红细胞膜结构改变、变形,甚至产生空洞,有些M.suis可伸出纤丝,嵌在细胞膜上,被寄生的红细胞变形为锤状、星芒状、齿轮状或不规则形状。

致病机理

N.suis在猪场中的主要感染形式是隐性感染,且潜伏时间长,这与猪的自身体质有关。M.suis粘附在红细胞的表面后,红细胞膜容易变形,表面变得粗糙,同时表面有IgM型冷凝素产生。在自身免疫系统的识别中,变形的红细胞将被视为异物,从而引起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溶血而产生黄疸。

隐性感染的猪,在免疫力下降,如:营养水平偏低、饲养管理不当或其它疾病同时并发时,M.suis在血液中的数量将极大增加,对机体的损害也将加重,当感染超过一定的数量,本病极易被诱发而导致猪群大量感染。同时,感染了M.suis的猪群,血糖的浓度偏低而贫血,血液中酸度提升易导致动物酸中毒。

M.suis能紧密粘附在红细胞膜上,很难直接将M.suis从红细胞上剥离开,由于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感染了M.suis的红细胞会自我凋亡,这有利于控制M.suis的进一步感染,减少病原体增殖的机会;然而当体内的M.suis的数量太多时,机体中的大量红细胞发生自我凋亡,导致溶血、贫血症状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附红细胞体是一个红细胞寄生物,只侵害红细胞,所以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红细胞不足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主。红细胞的任务是运输氧,所以红细胞不足将引起缺氧。短时期内,机体会通过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来补偿,表现为喘气。血液中红细胞不足,皮肤就会表现为苍白。红细胞大量解体会导致产生大量的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多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沉积在皮肤会表现为黄疸,眼结膜处最明显。

从体表特征来看,猪附红细胞体病通常表现为黄疸、皮肤苍白、食欲减少同时体温升高,常伴随肠炎症状,排出的粪便呈胆汁色,耳朵部分坏死与紫绀,四肢内侧与背部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出血点,排出的尿液偏红,体温偏低;轻度感染时,临床症状不明显,甚至直到动物死亡也观察不到,一般只有轻微的贫血、黄疸症状出现,或者仔猪生长缓慢,体型消瘦;育肥猪轻度感染后,生长停滞;母猪轻度感染后,出现繁殖障碍而影响产仔率,产仔后乳房肿大,母猪体温升高,母乳减少。

流行病学

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季节性,主要在温暖季节特别是高温高湿时节易发生,多数情况下,只有抵抗力低的猪易发,尤其是在应激条件下如恶劣的天气、长距离运输、分娩、舍内过于拥挤、饲养管理恶劣、更换饲料或者圈舍以及感染其他疾病的情况下,猪群易暴发该病。发病猪具有潜伏期长、传染率高、病程长的特点。

该病可通过吸血昆虫和节肢动物进行传播。在温度较高的夏秋或者雨水较多的季节,大量吸血昆虫的滋生、繁殖为该病的传播提供有利条件;也可进行垂直传播、血源性传播;注射器针头也是传播该病的一种重要途径;还可接触性传播,包括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以及动物和人之间相互传播等。

科学防治

由于附红细胞体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并且没有更好的动物模型和培养手段,且附红细胞体是在机体的骨髓中繁殖,再被释放到血液中,使得许多有效药物不能彻底杀灭附红细胞体,只要停药,就会复发。目前多为抗生素疗法,抗生素的弊端不必赘述,除此以外,还没有能够彻底治疗的药物和预防的疫苗。

α-烯醇化酶(eno)是M.sui表面蛋白,与M.sui对猪红细胞的黏附作用有关,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研究者构建了表达M.suiseno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该重组腺病毒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反应;还有研究者利用M.sui吉林株HSPA1基因和eno基因制备的抗M.sui单克隆抗体,可以识别M.sui抗原蛋白,且对小鼠动物模型体内人工感染的M.sui增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异质Prime-Boost免疫策略:即当单独应用一种疫苗产生的免疫效力不足时,使用同源的另一种不同类型的疫苗重复接种可以增强免疫效果。MSG1蛋白是位于猪附红细胞体表面的粘附蛋白,能够粘附在红细胞的表面,研究者构建了M.suis的MSG1-pVAX1核酸疫苗,并利用核酸疫苗和重组蛋白进行联合免疫,小鼠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水平与单独免疫相比都有提高;此外,有研究者利用eno基因核酸疫苗与重组腺病毒疫苗采用Prime-Boost免疫策略对小鼠免疫,能显著提高小鼠体液免疫水平与细胞免疫水平。

由此可见,未来,分子生物学手段如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有望成为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的突破口,此外,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对于预防猪附红细胞体造成的危害也是至关重要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猪附红细胞体病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