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仁合胰宝竟含有这个致命禁药
TUhjnbcbe - 2025/4/26 21:29:00

如今,患糖尿病的小伙伴可不在少数,为了早日摆脱病症的困扰,患者不仅吃医生开的药,还会购买各种保健品,可这也让不法商家找到了赚钱的渠道,使消费者购买到的保健品竟然有毒有害!

据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报道,河北承德的李先生今年60多岁,患糖尿病有10多年。有朋友给他介绍一种名叫“仁合胰宝”的保健食品,说具有降糖功能,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李先生上网查询后,在一家电商平台上找到售卖仁合胰宝的网店。但李先生吃了一段时间后,心里发慌,有点低血糖的感觉。

李先生觉得这个仁合胰宝不大对劲,于是送到承德市食药监部门进行检验。这一查就还真查出问题了!↓↓↓

经过检验发现,这款产品中添加了化学药品苯乙双胍,苯乙双胍早期曾用于治疗糖尿病。但医学实践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可引发乳酸酸中毒,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大多数小伙伴都知道糖尿病是目前尚未攻克的慢性病,所以凡是声称可以迅速控制甚至降低血糖的保健食品都要小心对待,因为很可能添加了禁止药物——苯乙双胍。

可致人死亡的苯乙双胍

苯乙双胍俗称降糖灵,多用于治疗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部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功效是促进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糖酵解,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而起抗高血糖作用,可与胰岛素合用,较易控制血糖,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对肥胖型糖尿病者,可利用其抑制食欲及肠吸收葡萄糖而减轻体重。

但是,苯乙双胍的最大副作用是会导致致死性乳酸酸中毒,历年来有多起不良反应报告。在年11月,国家明令禁止苯乙双胍原料药及其制剂在我国生产、销售和使用。可是由于其价格便宜,一些不法商家仍然在使用,在所谓的“降糖神奇中药”中非法加入了降糖灵来增强降糖作用。

糖友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容易轻信小广告中的各种噱头,然而付出金钱的同时,也赔上了自己的健康。

降糖保健品中常见11种有害药物

“如果有商家宣称,某种保健品能治疗某种疾病,就是违法的。”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徐贵法表示,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一般只是具有保健、延缓疾病进展等功效。

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在年发布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名单,盐酸苯乙双胍位列其中。此外还有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马来酸罗格列酮、瑞格列奈、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

为了患糖尿病的小伙伴们不被商家欺骗,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魏琼为大家盘点治疗糖尿病的假药怪招。

降糖保健品宣传的五大骗局

骗局一:可以再生胰岛

街头巷尾散发的广告传单中宣称,其产品可“再生胰岛”、“治愈糖尿病”。事实真如此吗?

魏琼介绍,国外曾有动物实验发现,胰腺中生成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完全被破坏后,胰腺中其他细胞可救急、“变身”为胰岛β细胞。这一发现表明,胰岛β细胞有可能再生。

但这只是尚处于研究阶段中的动物实验,目前还未应用于临床,人体细胞是否有此效应尚不明确。还有些糖尿病治疗仪器,宣称可以“电磁唤醒胰岛β细胞”,这也都是骗人的。

骗局二:植物胰岛素

“西药伤肝伤肾,中药机理说不清。而我们这种产品是从天然苦瓜中提炼,具有生物活性的口服植物胰岛素,绝对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也不会产生依赖性,百分之百纯天然,并且对1型、2型糖尿病都适用……”一句句广告语,看似有理,实则漏洞百出。

魏琼认为,“植物胰岛素”本身就是个不存在的名词。商家说从苦瓜里可提取出“胰岛素”,完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苦瓜虽是利于糖友的健康食品,但最多只能说是辅助降糖,完全依靠这一种食物来控好糖是不现实的。

骗局三:化糖治疗驱除毒素

有些网站宣称:“化糖贴帖敷涌泉穴,在远红外作用下,打通肾经,疏通全身经络,加速血液循环与自身代谢,清除细胞表面的毒素垃圾,打通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从而恢复人体化糖本能,从根本上平稳血糖……”

魏琼介绍,中医或西医中都没有“化糖”这一定义。中医中所讲的经络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血管和神经并无相通之处,无论中医还是现代医学也根本没有“毒素垃圾”这样的说法。

还有“让糖化为能量”也是无稽之谈。魏琼指出,葡萄糖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只是糖友胰岛功能紊乱,影响了糖原的转化。

骗局四:保健品可降糖

有些糖友靠吃保健品降糖,血糖确实降下来了,但常是血糖突降,甚至发生低血糖。

魏琼表示,保健品若能降糖,一定是添加了降糖西药,所以糖友服用后会发现它确实“有效”。但是,这些药可能药性很强,如果长期服用会严重破坏胰岛功能,且极易引起低血糖,对老年人尤其危险。

另外,高血糖往往长期存在,人体对血糖突然降低是无法马上适应的。所以在治疗时一定要遵照医嘱,不要相信小广告中的所谓“降糖保健品”。

骗局五:声称“包治愈”、用虚假机构唬人

现在一些医疗广告偶见“糖尿病根治秘方”及“中药根治糖尿病”等宣传。实际上,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除少数继发性糖尿病外,原发性糖尿病是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更不会有什么“神药”能3个疗程包治愈。所以,打持久战是糖友必须做好的思想准备。

魏琼曾接诊过一例因听信小广告而大量购买假药,导致血糖波动严重的患者。这种广告常打着所谓“解放军科学研究所”、“美国研究所”等招牌,给其产品穿上华丽外衣,然后再举个子虚乌有的“成功治愈”案例,宣称使用一段时间即可停药或停用胰岛素,最后保证无效退款,再奉送一系列奖品,得到中老年患者信任,但是最后却让糖友人财两空。实际上,这些“研究机构”和“科研成果”都是根本不存在的。

当然,除了坑人的降糖保健品,其他保健品在购买时也要谨防上当!

预防保健品上当,记牢这5点

1.一定要在正规渠道购买保健品和药品,尤其要提防微商。

2.凡是有治病效果的保健品要特别小心,违法添加处方药甚至禁药的可能性很大,效果越好越可怕。

3.降糖、降脂、减肥、抗疲劳功能的产品是违规添加药物的重灾区。

4.如果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药、假保健品,及时与当地监管部门咨询、投诉、举报,电话。

5.最重要的一点,认清保健食品标志!

保健食品产品外包装上有蓝色草帽样标志,标志下方为批准文号和批准部门。目前市场上存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保健食品产品。

卫生部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年代号)+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为“卫进食健字+(年代号)+顺序号”或“卫食健进字+(年代号)+顺序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

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只能对应一个产品,如果消费者在市场上发现一个批准文号对应多个产品的情况,务必谨慎,消费者可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1
查看完整版本: 仁合胰宝竟含有这个致命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