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同心守ldquo沪rdquoMD
TUhjnbcbe - 2022/5/7 12:51:00

同心守“沪”:MDT在方舱

医院蚌医一附院院区,医务人员已经奋斗了31天,从最初的千头万绪到现在的井井有条,院区的医疗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顺利出院名患者。舱内收治患者虽然以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但合并其他基础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不在少数,医务人员经常面临患者因基础病突发急症的险峻考验。如何确保这些患者的医疗安全,探索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医院医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方舱管理团队及医师组组长李伟主任意识到舱内医务人员学科配置不齐是制约患者得到有效及时处置的主要因素。因此线上会诊形式可以充分利用我院本部院区综合医疗资源,实现多学科支持、无延时响应。在医疗管理组组长马竟波带领下,方舱管理团队着手组建大后方疑难病例会诊专家库,由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妇科、胃肠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组成,建立24小时会诊长效保障机制,根据需要随时可启动腾讯线上会诊,对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给出切实可行的会诊和处置意见,各学科主任积极报名,短短两个小时后储备专家库已组建完毕。

蚌医一附院各学科主任积极响应,疑难病例会诊专家库迅速成立

为提高远程腾讯会诊效率,方舱医疗管理组制定了详细的会诊流程:当班医师电话汇报方舱医疗管理组,由医疗管理组组长马竟波联系相应专家库成员,发起线上多学科会诊。同时当班两名医师准备好病史,并至患者床边,一名医师拿手机,另一名医师简要汇报病史,专家依次线上问诊,视情况补充查体。当班医生回到办公室同线上专家共同完成病例讨论,整理形成最终会诊意见并对照处理。规范了会诊的流程,MDT团队使C舱的患者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云端会诊急腹症患者

云端会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云端会诊痛风患者

云端会诊急性阑尾炎患者

云端会诊癫痫患者

4月15日,方舱内一位女性患者突发急腹症,当时值班的呼吸科李伟主任申请开展首次多学科线上会诊,按照会诊流程,专家库立即响应,胃肠外科张宗兵主任、泌尿外科汪盛主任参加线上会诊,经讨论后认为是泌尿系结石,及时医院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4月23日,一位来自德国的男性患者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入舱后向医务人员求助,舱内宫蓓蕾副主任医师一边同患者沟通,一边汇报申请线上会诊,舱外援沪医疗队队员心内科宣玲主任、专家库成员心内科高大胜主任参加会诊,针对患者情况制定诊疗方案,患者病情好转。

4月28日,值班宫蓓蕾副主任医师得知舱内有一名合并痛风、支气管扩张症多种基础疾病的乌克兰籍患者,再次申请启动远程会诊,舱外呼吸科李伟主任、专家库成员风湿免疫科王涛主任进行在线会诊,对后续治疗给予了指导性意见,目前患者病情平稳。

5月1日,方舱内一位荷兰籍患者出现急腹症,舱内值班的宣玲主任立即邀请专家库成员胃肠外科刘牧林主任进行会诊,在刘主任指导下进行专科查体,诊断患者罹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医院手术治疗,转危为安。

5月2日早上7:00,方舱内又一患者突发癫痫,在专家库成员神经内科屈洪*主任指导下开展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不断成功的线上会诊病例充分证明线上MDT会诊对于保障舱内医疗安全的可行性、重要性。对此,医疗管理组组长马竟波总结道,借助腾讯会议等线上平台,线上方舱储备专家库、舱外医疗队专家组成员、方舱内医师三方合力,对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实施精准治疗,能极大提升方舱院区医疗应急能力、医疗救治能力,确保患者早日安全出舱,进一步体现了沪皖抗疫一体化、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的理念。

我院这一做法在安徽援沪医疗队尚属首次,得到总队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全队进行推广。云端联动,同心守沪,医院蚌医一附院MDT团队将继续前行,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援沪医疗队金世洋/审马竟波宫蓓蕾文/图

编辑:张静然校检:王红玲

审核:蒋玉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心守ldquo沪rdquo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