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19年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七年级生物试
TUhjnbcbe - 2022/9/20 9:19:00

年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七年级生物试卷

卷面总分:30分考试时间:3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机器人、蜻蜓、钟乳石B.蘑菇、珊瑚虫、松树

C.珊瑚、菊花、水草D.枯枝、鱼、树

2.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D.旱灾使农作物减产

3.下图所示四个实验装置中,用哪一个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4.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都能由小长大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5.根据你对生物的初步认识,以下结论成立的是()

A.生物都是肉眼直接可见的B.空气中没有生物

C.生物都能进行新陈代谢D.只有植物和动物属于生物

6.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

B.生物能适应各种环境

C.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影响环境

D.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生活环境大体上是相适应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B.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C.对于草原上的鹿群来说,草是生态因素,水、阳光、土壤不是生态因素

D.“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8.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变成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改变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9.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从视野

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10.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C.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11.某同学在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压碎了玻片标本。原因是他在操作时,眼睛没有看着()

A.目镜B.镜筒C.物镜D.粗准焦螺旋

12.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A.④和⑤B.③和⑥C.①和④D.④和⑥

13.李刚两眼视力正常,惯用左手写字,他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应()

A.闭左眼,用右眼观察 B.闭右眼,用左眼观察

C.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D.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14.用显微镜观察某材料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第一次看到的物像相比()

A.大小是原来的一半,数量增多B.大小是原来的两倍,数量增多

C.大小是原来的一半,数量减少D.大小是原来的两倍,数量减少

15.以下是为探究温度是否影响*栌叶色而进行的实验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甲组用弱光照射,乙组用强光照射B.甲组光照时间长,乙组光照时间短

C.甲组置于低温环境中,乙组置于高温环境中D.甲组土壤保持湿润,乙组土壤保持干燥

16.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请据表分析:表格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A.2组,温度、空气B.3组,温度、消*棉球、空气

C.2组,温度、细菌D.3组,温度、消*棉球、细菌

17.在探究蚯蚓的生活与土壤疏松程度之间的关系时,在玻璃容器内放了以下几层土壤:第一层是河沙,第二层是*土,第三层是菜园松土,第四层是稀泥土,选择几条健壮的蚯蚓放入容器中,12小时后可以看见蚯蚓处在第()层。

A.一B.三C.二D.四

18.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A.丁B.丙C.乙D.甲

19.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的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该()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20.在实验法研究中,提出假设的依据是()

A.设计并实施实验B.实施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

C.得出结论D.发现并提出的问题

21.右图为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结构名称不正确的是()

A.⑥表示叶绿体B.②表示液泡

C.③表示细胞核D.④表示细胞膜

2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体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膜和液泡B.细胞壁和线粒体

C.细胞壁和叶绿体D.细胞壁和液泡

23.给植物施用钾肥,含钾的无机盐能进入根毛细胞,主要受下列哪一结

构控制()

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质

2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①取口腔上皮细胞②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③盖盖玻片④把从口腔内取出的碎屑涂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⑤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⑥滴碘液染色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⑤①④③⑥D.①④③⑥②⑤

2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直接形成各种器官D.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液泡数目不断增大

2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范围的是()

A.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有一个细胞核B.细胞核平均分成两份

C.液泡渐渐长大,几个液泡合成一个D.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27.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关于染色体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明显

B.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

C.染色体的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

D.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

2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多

B.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可以继续分裂

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9.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30.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在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的杀菌作用,后来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人生命

B.袁隆平在稻田中偶然发现了几株表现出杂种优势的水稻,于是潜心研究,终于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平均亩产提高20%以上

C.当前,生物学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内部,从遗传物质、基因水平等方面来揭示生物的奥秘

D.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只对生物本身有意义,对社会、生活等方面没有作用

七年级生物答案

1——5BDCDC

6——10BBADB

11——15BCDAC

16——20CBABD

21——25DDCCB

26——30CDCDD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年秋学期第一次月检测七年级生物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