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常规报告怎样看血常规 [复制链接]

1#

您是不是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呢:拿到了报告,不知道上面到底是什么意思,有问题没问题,需不需要处理,今日我就来和大家一起谈谈临床报告----血常规。

血常规可以说是我们临床上最常见的检验报告之一,不管是生病检查还是健康体检都会有这个项目的存在。临床上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它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三大块的内容:红细胞(RBC)系统、白细胞(WBC)系统、血小板(PLT)系统。

一、红细胞系统:这些指标包括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以及红细胞形态等,这一类指标主要是用来评估患者是否患者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报告单上的箭头向上表示该项目升高,箭头向下则表示该项目降低,报告一般也会给出实际检测值和正常的参考值范围,检测值高于参考值就是增高(↑),低于参考值就是降低(↓)。比如说血红蛋白的参考值一般为-g/L,如果检查报告的检测值是82g/L,那就表示有贫血。

二、白细胞: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这一类的指标的变化,主要反映的身体可能外界刺激因素(感染等)或疾病状态(肿瘤等)等。结果的标识与红细胞结果是类似的。比如说一张血常规报告显示白细胞计数12.2×/L,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这表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三、血小板:主要指血小板计数,正常人一般-×/L,血小板升高可见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或肿瘤;降低则主要见于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及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消耗过多。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知道了这些报告中有异常指标,则需要结合医生的专业知识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这就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自身没有症状,报告未见异常:这种情况不需要处理;

②自身没有症状,报告有指标异常,但和正常参考范围的数值差距不适很明显:这种情况不需要过于担心,一般建议3-5天复查一次,如果恢复正常,则不需要处理,如果指标有表现,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

③自身没有症状,但是检查结果明显异常:这种情况就需要立即就诊,进一步查找病因等,必要时也是可以复查;

④自身有症状,报告未见明显异常:根据症状的轻重情况,轻者可以先随访,1-3天复查,重者则需要立即查找其他原因,并留院观察,监测指标的动态变化;

⑤自身有症状,报告也有异常:这种是需要立即就诊治疗,并监测异常指标的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如果一张血常规检查报告有异常结果是需要动态观察指标变化情况,同时根据临床医院就诊。尽管有时候我们拿到的报告没有明显的异常指标,但是患者的临床表现很重,这也是需要密切观察治疗,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任何一种疾病都是从无到有的,指标的变化是随时都在发生的,疾病的不同阶段,各种指标是不一样的。医院的医生在治疗一段时间后需要抽血复查指标,一方面可以评估患者目前的病情,另一方面是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为下一步治疗计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