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541952.html编译整理:强子
(一)纤维母细胞性/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
3.表浅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大部分病例报道于中年人,年龄中位数37岁;临床一般表现为无痛、缓慢生长的表浅软组织肿瘤。部位多见于下肢,但也可发生于大腿、臀部、手臂及肩部。平均大小1-10cm不等。
组织学方面,该肿瘤为较大梭形、上皮样细胞增生,排列呈束状及实性片状。瘤细胞胞质一般丰富,颗粒状至毛玻璃样;细胞核多形性可从中等程度至非常显著而不等,后者表现为细胞核深染、怪异,核仁显著,有核内假包涵体。部分肿瘤局灶有扩张的血管、并混有慢性炎症细胞。尽管细胞学有显著非典型,但核分裂和坏死一般是缺失的。不过该肿瘤部分边缘可呈浸润性。
免疫组化方面,该肿瘤均弥漫阳性表达CD34,常(约70%的病例)局灶表达CK,仍有INI-1的细胞核表达。此外,有研究发现该肿瘤部分病例存在PRDM10基因的重排。PRDM10基因重排肿瘤中表达最高的基因之一是编码细胞黏附分子3的CADM3/SnCAM3,因此表浅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中约95%弥漫阳性表达CADM3。当然,需鉴别的其他肿瘤中也会有CADM3的表达,如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型肿瘤(4/10例):这一鉴别非常困难,但该肿瘤中CADM3的表达不那么弥漫。多形性脂肪肉瘤(4/20)、未分化多形性肉瘤(2/20)中也有CADM3的表达,但也不如表浅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中那么弥漫。富于细胞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5例)、非典型纤维组织细胞瘤(5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0例)中,CADM3均为阴性。
PRDM10重排肿瘤中也有WT1基因表达的上调。52例表浅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的研究中,39例(75%)为WT1阳性,且阳性病例中52%为弥漫阳性。具有纤维母细胞性组织学特点的间质性肿瘤中,细胞核表达WT1者并不常见,因此可能有助于诊断
图3.表浅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本例位于真皮深部,境界相对清楚,对皮下组织呈推挤性。瘤细胞胞质嗜酸性、毛玻璃样,具有显著多形性,但未见显著核分裂。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AE1/AE3(C)和CD34(D)。
4.表浅肢端纤维黏液瘤
表浅肢端纤维黏液瘤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瘤,大部分发生于肢端,一般位于真皮,罕见情况下可侵入皮下组织,更罕见的情况下可侵及骨组织。
形态学方面,该肿瘤为梭形纤维母细胞、并罕见多核巨细胞,背景为胶原性或黏液样间质。黏液样区域可有显著的血管结构,散在肥大细胞。梭形肿瘤细胞表达CD34(弥漫性或局灶性)。年,有研究发现10例表浅肢端纤维黏液瘤中9例存在Rb1的细胞核表达缺失;此外,7例进行FISH检测的表浅肢端纤维黏液瘤中也发现有Rb1基因位点改变。后续研究证实了表浅肢端纤维黏液瘤中Rb1缺失。
图4.表浅肢端纤维黏液瘤。该肿瘤表现为梭形细胞在真皮内的增生,背景为胶原性至黏液样间质。免疫组化弥漫阳性表达CD34。
5.多形性纤维瘤
多形性纤维瘤为息肉状或穹顶状,肉色,发生于中年人,年龄或部位方面无明显特点。组织学上,该肿瘤表现为非典型梭形/星型纤维母细胞的增生,细胞稀少,散在多核细胞。非典型纤维母细胞常有细胞核深染、多形性,但核分裂低。此外,背景真皮常为硬化性或黏液样。
免疫组化方面,梭形细胞表达CD34。有作者对26例多形性纤维瘤研究,发现多形性细胞和多核间质细胞均无Rb细胞核表达。大部分(85%)病例有p16表达,Ki-67增殖指数低。7例进行了分子研究的病例均无13q染色体(Rb1基因所在部位)的缺失。其他分子改变还有17p缺失、10q缺失。
图5.多形性纤维瘤。本例肿瘤呈息肉样,形态学为胶原性背景中的梭形细胞在真皮内呈膨胀性生长。瘤细胞具有显著多形性,并有多核表现;不过,核分裂不易查见。免疫组化检测,非典型细胞表达CD34(C),Rb表达缺失(D)。
已知有TP53种系性突变、且同时有Rb表达缺失的3例年轻患者发生的5例多形性纤维瘤中,免疫组化p53表达均表达异常:过表达4例,完全缺失1例。这表明年轻患者发生多形性纤维瘤可能是TP53种系突变相关癌综合征的线索。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老骥伏枥-部分表浅间质性肿瘤中的免疫组化应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