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
下跌逾2%
“提前反应”
本报讯(肖年红)昨晚,央行宣布放开银行贷款利率,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又迈出关键一步。当日银行板块下跌2%,对此利空消息似乎作出了“提前反应”。
中小银行受累
当天,A股16只上市银行股,仅工行、建行微红、农行平盘之外,13只银行股皆绿,其中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重挫逾3%,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跌逾2%,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下跌1%—2%之间等。
事实上,银行股从3月份就开始拐头向下,持续阴跌不止。
本报通过Wind数据软件统计:今年3月1日至7月19日,平安银行累计跌幅33.82%,宁波银行累计跌幅29.23%、兴业银行累计跌幅23.32%,浦发银行累计跌幅23.37%、中信银行累计跌幅21.98%。此外,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跌逾17%,招商银行跌13.77%,农业银行跌10.40%,中国银行跌6.87%,建设银行跌1.54%,工商银行跌0.12%。
“市场对利率市场化早已有预期,也是此前银行‘钱荒’倒逼”。昨日长江证券资深投顾张睿认为,3月份以来,中小股份制银行累计跌幅较大,国有大银行相对较小,是因为市场对今年利率市场化有提前反应。国有大银行相对稳健,中小银行承压更大。
券商板块获益
“利率市场化将对银行产生较大冲击”,中信建投报告认为,但是从美国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包括券商在内的非银行金融业;并且,由于创新业务快速发展,传统业务见底,今年券商业绩增长十分确定。对于券商板块后市不应过于悲观,重点关注光大、方正、国元、锦龙股份,以及中信、海通。
中信建投指出,方正证券机制灵活,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协同效应逐渐显现,值得长期看好;中信、海通先发优势明显,短期内优势不可动摇,锦龙股份为民营背景企业,综合金融平台已具雏形,价值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