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孚生物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报告期内,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59%;营业利润50,.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49%;利润总额50,.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7,.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28%。
: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全球化的营销渠道布局,依托于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引导诊断技术平台和检验项目的推陈出新,不断丰富产品线和优化产品结构,以高质量的产品带动海内外市场实现高速增长。
(一)销售及市场回顾
1、慢病管理检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慢病管理检测收入60,.44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4.43%。
免疫荧光技术平台是公司慢性疾病检测业务线的成熟技术平台,仍然是该业务线的主要收入来源。公司是国内首个突破免疫荧光技术的体外诊断厂商,已建立起完整的追溯体系,涵盖的检测项目包括心血管标志物、炎症标志物、颅脑损伤标志物、糖尿病肾病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甲状腺激素标志物等,医院及医疗机构的检验科、急诊科、ICU、心内科、呼吸内科、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应用场景,有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在报告期内,公司遵循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政策引导方向,紧跟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建设、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搭建、基层疾病诊断能力提升的行业风向,以多样化产品组合为抓手,重点布局急危重症和常见病、慢病相关联疾病对应检测能力,在综合实验室、临床科室和基层医疗机构等不同应用场景匹配产品和服务,加速进口替代和终端覆盖率的提升。
年,公司在慢病检测业务线逐步导入新的产品技术平台,包括化学发光技术平台、电化学技术平台、干式生化技术平台等,目前以上新平台尚处于业务起步阶段。公司的POCT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原理,和大型化学发光仪器相比检测更加快速、更为灵活,更适合于POCT化的急诊、临床科室、临检实验室、基层医疗等应用场景,目前已经有心血管标志物、血栓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标志物、性激素标志物、糖代谢标志物、骨代谢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等检测项目系列,经过年下半年的市场试销和持续优化,产品性能获得市场的初步认可。电化学技术平台的主要产品为干式血气生化分析仪及测试卡、干式即时凝血分析仪及测试卡,通过对基础血气、电解质、代谢物、凝血功能的检测,实现重症监护、呼吸支持、对症治疗等。在报告期内,血气和凝血产品实现了在医院的装机,进入的科室主要涵盖呼吸内科、心胸外科、麻醉科、介入室、肾内科、血液科等。干式生化技术平台目前拥有国内最全的干生化项目群,该平台采用合成膜显色技术与独特的酶稳定技术,产品领域覆盖心脏标志物、肾功、肝功、胰腺炎等,并陆续推出阴道微生态、肠道微生态等多个检测项目。
2、炎症因子及传染病检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炎症因子及传染病业务收入57,.85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3.57%。
医院的各个科室都有广泛的应用。炎症因子检测可以对感染类型进行鉴别,对治疗过程进行监控,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对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风险进行持续的评估等,具有多维度的临床意义。公司的炎症因子检测产品线主要依托于免疫荧光技术平台,包括C-反应蛋白(CRP)定量检测试剂、降钙素原(PCT)检测试剂、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检测试剂、白介素6(IL-6)检测试剂,项目覆盖度为国内最全。炎症因医院检验科、急诊、ICU、心内科、感染科、儿科等科室。
传染病检测产品主要基于免疫胶体金平台,包括流感、艾滋、梅毒、病毒性肝炎、疟疾、幽门螺旋杆菌等定性检测产品。传染病检测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线,覆盖疾控中心、医院终端、世卫组织、NGO组织等,能通过对血液、唾液、尿液等体液样本的快速检验提供检测结果,对感染源进行甄别,对常见传染病进行初筛和排查。公司在传染病领域优势产品包括流感、艾滋等。年,国内的流感发病率上升比往年稍早,发病率较往年稍高,流感流行强度略高于去年。医疗市场对于流感的知晓率和就诊率在持续提升,流感监测常态化,流感检测产品的市场需求在不断上升。公司对流感检测产品持续进行技术更新,在学术推广、销售渠道扩张方面上也在进一步发力,在报告期内实现了流感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放量。
3、毒品(药物滥用)检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毒品(药物滥用)检测收入22,.8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9%,逆转了半年报中同期下滑的趋势,实现稳健增长。
毒品(药物滥用)检测主要依托于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能通过对尿液、唾液、血液等体液的检验提供现场即时定性检测结果,对吸毒及药物滥用人群进行快速筛查。公司的毒品(药物滥用)检测覆盖项目涵盖了常见毒品及新型毒品的快速筛查,包括海洛因、吗啡、可卡因、冰毒、氯胺酮、芬太尼、大麻等。
美国是公司毒检产品的主要销售地,毒检产品广泛应用于美国的用工体检、疼痛门诊、司法鉴定等领域。
国内的毒检业务主要是面向公检法等特殊渠道,针对公安临检、交通管理吸毒筛查、海关边防出入境吸毒筛查、征兵体检、司法鉴定、公共安全等场景。公司的毒检产品是中国禁毒基金会推荐使用产品、G20峰会安检采购入围产品。
年上半年,公司的美国毒检业务经历了一定的业务波动,导致毒品检验业务线有同期下滑。业务波动发生后,公司积极对美国毒检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在组织化建设方面,调整核心管理团队,加强销售人员分层级的团队建设,对客服人员按区域进行配置,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销售激励措施;在销售策略方面,加强对客户的分级管理,在维护现有大客户群体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于中小客户群体的业务开拓和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在产品结构上,从毒检尿杯业务拓展到唾液毒检、毛发毒检等领域,并且加强数字化采集终端和配套的在线信息化系统建设,从毒检产品提供商向毒检整体方案提供商转型。年下半年,随着以上措施的快速推进,公司美国毒检业务迅速恢复,同期的业务下滑的缺口不断缩小。截止到报告期末,公司的美国毒检业务已基本恢复正常,并且在产品升级、组织优化、策略调整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为公司在中长期继续保持在美国毒检市场的优势地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报告期内,公司在俄罗斯、印尼、拉美等地区,也在积极拓展毒检业务。国内市场,公司在公安系统推出的毛发中毒品筛查解决方案,也实现了迅速的上量。
4、优生优育检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优生优育检测收入14,.1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98%。
优生优育检测业务线主要基于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用于妊娠检测和人口优生优育的早期检测,通过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等指标的检测,判断妊娠状态、排卵确定、鉴别异常妊娠和先兆流产、孕激素治疗监测、评估卵巢功能和垂体功能等。公司在优生优育检测业务线有“秀儿”、“金秀儿”、“Preview”等子品牌,产品主要通过OTC渠道、电商渠道、临床等渠道销往欧洲、中国大陆以及其他海外地区。
报告期内,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优生优育检测业务快速增长,为优生优育检测业务线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公司在报告期内加强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线上运营,先后入驻网易考拉、小红书、唯品会等优质网络销售平台,目前线上已成功进驻百家分销合作店铺;年,金秀儿品牌继续在天猫平台双11排卵试纸类目领跑,万孚品牌也持续保持在天猫平台的医疗器械疾病诊断试剂的品牌第一梯队。公司积极的开展与线下连锁药店及临床客户的合作,与多医院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在海外,优生优育产品线主要在欧洲销售,欧洲市场较为成熟,增长较为平稳。公司近年来着重布局在欧洲孕检市场的产品结构的更新换代,以新品带动销售的增长。在美国、拉美、亚洲等地,公司也在积极拓展优生优育业务。
(二)战略突破
年,公司在若干战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化学发光: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化学发光技术平台累计获得44个试剂项目的注册证。化学发光平台已初步形成覆盖心血管标志物、炎症标志物、肾功能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性激素等多领域的检测项目清单,在研产品和在注册产品也进入了批量导入阶段。通过年下半年的市场试销和持续的优化,公司的化学发光业务已经实现了国内数百个终端的仪器装机,产品性能获得市场的初步认可。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FC-的工业设计更获得了年度中国设计“红星奖”。
分子诊断:在一体化分子诊断布局方面,公司与美国iCubate、比利时Biocartis的战略合作稳步推进。
两家合资公司广州万孚倍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孚倍特”)和广州万孚卡蒂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孚卡蒂斯”)相继进入运营状态,业务进展迅速。年,万孚倍特完成了全自动核酸分析系统的注册检验,血流感染试剂盒已完成了注册检验且在多中心启动了临床实验。呼吸道多重病原体检测试剂盒已完成开发。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完成,该产线的建成对于提供质量稳定、成本可控的试剂盒具有重要作用。万孚卡蒂斯在报告期内实现了产品本地化生产的阶段性进展;积极参与中国病理年会(CSP)、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CSCO)等专业展会,进行市场预热和Idylla(“弈景”)品牌的推广;持续推进与国内医院的科研合作,共同开展了数百例临床肿瘤样本的评估,检测结果得到知名病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与国际大型制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包括与阿斯利康中国针对肺癌EGFR检测的慈善基金项目,与百时美施贵宝开展MSI(微卫星不稳定性)在结直肠免疫治疗方面的在中国大陆的注册项目等。
智能互联与数字化:年是公司的“数字化元年”。为配合公司业务部门“分兵合围”的战略战术,实现“分得清、合得牢”的战略目标,公司在报告期内建立了ERP-SRM核心运营平台,打通了与WMS/SRM/CRM/CBS/OA等系统的集成,初步实现“流程贯通、业财融合、数据上移、系统支撑”的闭环,业务效率得到优化。在数字化基础上,通过智能化产品、智能套件的导入,推动各技术平台的业务数据化和数据可视化,实现“数据上移,叠加体验,循环扩展”。
病理业务:年,公司积极推动病理业务的战略布局,完成了病理研产销队伍搭建、产品引进和开发、生产和质量体系搭建、市场测试和试销等工作。公司的全自动病理染色机,可同时运行IHC\FISH和多种特殊染色工作,它的上市将极大的改善国内病理检测业务较为落后的局面。病理业务的落地,结合前期对循环肿瘤细胞业务、分子诊断肿瘤伴随诊断业务的布局,公司已初步实现了对病理科主流细分的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和分子病理全覆盖,公司已具备为病理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病理业务的战略布局为公司开拓了传统意义IVD之外的、新的大诊断业务战线,将成为公司又一个利润增长引擎。
(三)产品研发及创新
1、重大奖项
报告期内,公司的“免疫荧光定量快速检测技术在重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的“登革热现场适宜防控技术及策略研究”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专利
在专利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共32件,其中发明3件,实用新型23件,外观专利6件。截至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授权有效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50件,实用新型专利件,外观设计56件。
3、产品注册证
年,公司全年获得产品注册证合计44个,其中新增国内产品注册证30个,欧盟CE产品注册证14个。
截止到年底,公司累计获得产品注册证合计个,其中国内产品注册证个,美国FDA产品注册证70个,欧盟CE产品注册证个,加拿大MDALL产品注册证3个。
4、新品开发
年公司累计完成40余项的产品开发。
成熟平台的产品延伸:包括免疫荧光平台17项、免疫胶体金平台3项;
新平台产品线扩展:包括化学发光平台17项,干式生化单项卡及联卡产品组合,电化学平台11项。
5、产品研发标准化
产品标准验证及系统测试是产品开发质量的保证,公司近年成立参考系统部,通过对新产品系统测试,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与分析,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建设参考实验室,建立量值溯源标准,从标准化维度保证产品溯源性及可靠性。年,参考实验室完成2项(光谱、色谱)实验室建设,完成11项参考方法建立,成功申请了IFCC-RELA验证。
(四)资质认证及国际组织合作
年,公司通过了MDSAP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资质认证。
在国际组织合作上,公司参加了哥本哈根联合国UNICEF、UNFPA和WHO的供应商大会,继续深化与盖茨基金会和UNICEF的项目合作,在非洲多国启动HIV产品的国家评估及注册工作。
(五)效率提升及产能扩建
年,精益制造、降本增效依旧是公司提升效益的主方向。公司持续优化现有制造车间的空间和布局,打造标准化车间,进一步扩充自动化产线。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改进来提升产能、降低成本,最终提高制造效率。
同时,为满足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公司积极推进广州二期工业园的工程建设。新园区的建成将大大提升公司的制造及交付能力。
(六)组织能力建设
年,公司坚持“分兵合围”和“分兵突围”的战略战术,本部业务持续划小作战单元,贴近用户,基于终端场景,多事业部协同作战;同步尝试探索新业务领域及商业模式,比如宠物检测、分子、病理、基层医疗等。集团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主流程集成贯通各经营主体。成立质量中心、供应链中心及运营管理中心,将部门转化为统筹运营的平台,更好地赋能研产事业部,提升交付能力。
人才配置策略上,坚持“老人办新事”、“新人办老事”,坚持“内外结合”,外部人才引进和内部干部晋升相结合;坚持干部BP和业务干部搭班子,组织层面首次配置干部BP,并建立干部BP工作规范,以业务发展为导向,在组织和人才上匹配和辅助业务干部。
报告期间,为了提升人才专业化能力,开展关键岗位学习地图建设,输出完成课程体系及任职资格标准,打开专业晋升发展通道;开展“能师高徒”导师训练营,为带教导师的培养及新力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快速培养干部及助力新晋干部的角色转身,定期开展人才盘点,并召开人才经营分析会,掌握重要事业部人才账本,为人才配置及发展明确方向;通过“新经理人训练营”,协助新晋升管理干部快速适应新角色。为了持续打造人才供应链,特别重视新生力量培养,开展届新力军‘返校训’,届新力军集训。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全品类产品及平台布局
公司现有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免疫荧光技术平台、电化学技术平台、干式生化技术平台、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分子诊断技术平台、病理诊断技术平台,以及仪器技术平台和生物原材料平台,并依托上述九大技术平台形成了心脑血管疾病、炎症、传染病、毒检(药物滥用)、优生优育等检验领域的丰富产品线,是同行业中技术平台最多、产品线最为丰富的公司。截止到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CFDA、FDA、CE、加拿大MDALL等产品注册证个,位居行业前列。
丰富的产品及技术平台线一方面能帮助公司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来分散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能更有效、更迅速的切入新的细分业务,为公司抓取持续的增长机会。
(二)技术及研发优势
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保证产品管线的推陈出新,从而提升业务的张力。公司目前在广州、深圳、美国圣地亚哥设立了研发基地,有研发人员人,均为拥有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研发投入强度和研发团队实力均位居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自检型快速诊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设标志着公司在POCT领域的技术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公司多项产品通过了美国FDA现场考核认可,也是国内极少数POCT产品大规模出口到准入门槛极高的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
(三)“2B+2C”的双业务组合模式
POCT产品具有快速、便捷、准确及可移动等特点,适用于医院和门急诊检验、医师办公室、疾控中心、执法机关等终端客户,以及个人消费者家庭自检。公司现有产品线已涵盖2B业务和2C业务领域。2B业务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检测、炎症感染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2C业务主要包括优生优育检测、传染病检测等产品,通过OTC或电商渠道销售最终由个人用户使用。“2B+2C”的双业务模式拓展了产品的营销渠道,丰富了产品的应用场景,为业绩带来新的增长点。
(四)“国内+国际”的全球营销体系及海外市场先发优势
公司是POCT行业内少有的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厂商,建立了统一有序、优势互补的,跨地域、多层次的营销渠道体系。
在国内,公司以“深度营销”为核心理念,以终端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与分销商的深度战略合作,推动销售的实现。同时,通过并购渠道型公司,掌握终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已经在医院、医疗机构建立起良好的用户基础和用户关系,推动国内市场销售的快速增长。
公司自年开始开拓海外市场。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世界POCT的成熟消费地区,其市场监管也最为严格,进入上述市场不仅需要较高的产品质量要求,还需要较长的市场准入资质申请周期。经过15年的不懈耕耘,公司在海外市场准入方面、海外渠道建设方面已经构建起较为突出的优势。在海外重点市场,公司也在逐步深化“深度营销”。总体上来说,公司在海外市场占据了较强的先发优势。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年是公司的“合力年”。公司将以提升运营效率、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建立新的战略联盟为主要工作方向,以数字化平台的搭建和智能化作为战略转型的突破口,推动战略落地和业务的快速成长。
(一)管理体系
公司以创建IVD行业一流的管理体系为目标,年要初步实现“业财人一体化”。在业务端,继续推进IPD(PLM)和CRM,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在线化,统合业务流程和IT,建立SOP协同机制。在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端,持续优化数据管理,推进相关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同时夯实网络安全、数字化技术平台和基础设施的管理。
(二)产品策略
公司围绕急危病症、常见病、多发病设计产品,以提升客户体验为努力方向,做到检测速度快、结果精准、硬件和操作要求低、适用范围广。公司将依靠技术和数据的驱动,利用场景化思维推动产品开发和服务升级,提升和演化商业价值。分子诊断业务实现本地化生产和成本优化,推动多平台的整合和多产品线的导入,完成首批产品注册证的获证。病理业务推动仪器和试剂的整合,生产转化和运营交付,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等工作。在智能互联项目上,基于现有核心产品智能互联化AIOT,进一步拓展、丰富数字化和智能化产品,支撑2b2C的业务发展。在PQ业务上,在三年时间内逐批实现不同检测产品的PQ认证,实现PQ产品的全覆盖。
(三)国内市场
在国内市场,公司要实现营销模式升级,利用数字化不断迭代提升;落实联合作战机制和实施平台;在化学发光和病理领域,形成强势突破;搭建流水线所需的基础三大通用平台,重点在金标的标准化、自动化方面形成突破;参考实验室通过IFCC-RELA认证,递交CNAS认证申请。
(四)国外市场
在国外市场,积极推动欧美市场产品结构及市场结构、组织建设的升级;PQ项目从产品到市场,形成纵贯线,谋求更大的突破和绝对优势;继续海外重点国家本地化战略的推进和深化,包括生产基地、联合经营和本地化销售推广队伍等;建立日本子公司,开拓日本市场。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