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交通大学微流控明胶水凝胶微球捕获镁离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

金属离子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受损组织的再生。例如,镁离子(Mg2+)与骨修复材料的先进结合,使复合材料具有促进血管修复和增强成骨细胞粘附的功能。

最近,受磁铁吸引金属的启发,同济大学蔡明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崔文国教授团队共同利用金属离子配体的配位反应构建了双膦酸盐功能化可注射水凝胶微球(GelMA-BP-Mg),该微球可以通过捕获Mg2+促进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松质骨重建。通过在GelMA微球上接枝双膦酸盐(BP),GelMA-BP微球可以通过配位反应产生强大的Mg2+捕获能力和缓释性能,而缓释BP具有骨靶向特性。在可注射的GelMA-BP-Mg微球系统中,捕获的Mg2+的原子百分比为0.6%,捕获的Mg2+可以有效释放18天。

这些证明复合微球能够有效地捕获Mg2+,为复合微球激活成骨细胞和内皮细胞并抑制破骨细胞提供了基础。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磁铁激发的Mg2+捕获复合微球通过刺激成骨细胞和内皮细胞同时抑制破骨细胞,有利于成骨和血管生成,最终有效促进松质骨再生。该研究可为基于金属离子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思路。相关论文以题为CapturingMagnesiumIonsviaMicrofluidicHydrogelMicrospheresforPromotingCancellousBoneRegeneration发表在《ACSNano》上。

受磁铁吸引金属的自然现象启发,团队通过席夫碱反应和配位键在甲基丙烯腈酰化明胶(GelMA-BP)微球表面螯合Mg2+,以构建一种捕获Mg2+微流体水凝胶微球(GelMA-BP-Mg)受磁铁启发,赋予水凝胶微球主动捕获Mg2+、微创注射性、持续缓释特性和骨靶向能力,从而增强其激活成骨细胞和内皮细胞和抑制破骨细胞,最终通过“集成多用途”微球实现松质骨的重建(示意图1)。

示意图1.(A)微流体GelMA-BP微球的制备过程和捕获Mg2+的GelMA-BP-Mg微球的构建。(B)具有“磁铁”功能的可捕获Mg2+的微流控GelMA-BP-Mg微球的构建及捕获Mg2+的原理描述。

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SEM显示GelMA-BP-Mg微球表面存在平均粒径为79±15nm的BP-Mg纳米颗粒,而GelMA-BP和GelMA微球表面不存在这种纳米结构(图1A)。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显示GelMA-BP微球具有均匀的P元素分布,GelMA-BP-Mg微球具有均匀的镁元素分布(图1B)。此外,对于每组复合微球样品,EDS显示SEM观察到的GelMA-BP和GelMA-BP-Mg中存在相应的P元素和Mg元素(图1C)。31PNMR谱(图1D)显示只有GelMA-BP和GelMA-BP-Mg在17.6ppm处有明显的共振峰。图1E显示了BP的累积释放曲线。可以观察到,在GelMA-BP和GelMA-BP-Mg微球药物释放后的12天内,BP的释放速度较快,然后逐渐减慢。发布21天后,BP的发布趋于持平。图1F显示了GelMA-BP-Mg微球的Mg2+累积释放曲线。图1G显示系统中形成粒径为77±12nm的BP-Mg纳米粒子,与图1G中SEM显示的GelMA-BP-Mg微球表面纳米粒子基本相同。图1H显示了制备可捕获Mg2+的复合微球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图1.复合微球的特性。(A)GelMA、GelMA-BP和GelMA-BP-Mg微球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典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B)双膦酸盐在GelMA-BP微球上的均匀分布以及双膦酸盐和捕获的Mg2+在GelMA-BP-Mg微球上的均匀分布。(C)能谱分析,证实复合微球上存在相应的P和Mg元素。(D)三种复合微球的31P核磁共振谱。(E,F)复合微球BP和Mg2+的释放曲线,证明了BP的成功接枝和Mg2+的有效捕获。(G)MgCl2溶液、BP溶液以及MgCl2和BP混合体系的TEM图像。(H)制备可捕获Mg2+的复合微球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复合微球体外生物相容性

首先在24孔板中培养BMSCs和HUVECs细胞,然后用GelMA、GelMA-BP、GelMA-BP-Mg微球共培养BMSCs和HUVECs细胞。根据1、3和5天的活/死染色结果,复合微球对共培养的BMSC和HUVEC的毒性较小(图2AB、DE)。此外,CCK-8结果进一步定量验证了每组之间的细胞增殖活性(图2C、F)。定量统计分析表明复合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图3和图S5A、B的面板A-E是BMSCs和HUVECs细胞与GelMA、GelMA-BP和GelMA-BP-Mg微球共培养2、5和7天的结果,以及定量分析进行了细胞数。因此,这些结果表明,每组复合微球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图2.复合微球的细胞生物相容性。(A、D)BMSCs和HUVEC细胞与复合微球共培养1、3和5天,通过活/死染色进行分析。活细胞是绿色的,死细胞是红色的。(B,E)两种细胞存活率的统计。(C,F)CCK-8检测到这些复合微球的毒性。

图3.复合微球的生物相容性。(A,B)BMSCs和HUVECs细胞在复合微球上的增殖行为,观察了2、5和7天。(C)复合微球和细胞的共培养。红色显示骨架;蓝色显示核。(D)微球上细胞数的统计。

成管实验

图4A显示,在给定的时间点,HUVEC在每组复合微球样品的提取物中培养。3小时和6小时后,GelMA-BP-Mg组的管形成更好,与GelMA-BP和GelMA组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复合微球释放的Mg具有一定的血管生成活性。ImageJ用于计算结的数量和形成的管的总长度。因此,结果表明,GelMA-BP-Mg组的这些计算参数高于GelMA-BP和GelMA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图4B、C)。

图4.复合微球的体外血管化、体外矿化和破骨细胞抑制。(A)经过1、3和6小时的培养,HUVEC细胞形成内皮网络。(B,C)分析组间总长度(B)和节点数(C)的差异。(D)不同微球复合物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茜素红S染色的照片。(E)不同微球复合物中破骨细胞的TRAP染色显微镜图片。(F,G)不同组茜素红S染色和TRAP染色的定量分析。

Q-PCR和蛋白质印迹评估

培养24小时后,GelMA-BP-Mg组中VEGF和e-NOS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GelMA-BP和GelMA组(图5A、B、E-G)。因此,这些结果证明团队的复合GelMA-BP-Mg微球可以有效地释放Mg2+以激活e-NOS和VEGF途径,从而促进血管再生。

图5.复合微球对BMSCs和HUVECs细胞中成骨基因和管基因表达的影响。(A-D)Q-PCR显示相关的mRNA表达。这些基因包括Runx2、ALP、VEGF和e-NOS。(E-I)蛋白质印迹探索蛋白质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

复合微球体内骨再生评估和体内Mg2+捕获性能

如图6A所示,sham组和GelMA组在4周和8周后没有明显的骨再生,而GelMA-BP和GelMA-BP-Mg的骨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最后,注射GelMA-BP-Mg的骨骼的Tb.Th、BV/TV和BMD显着高于GelMA和GelMA-BP组(图6B-H)。EDS显示从骨缺损中获得的GelMA-BP微球在1周和2周后在表面具有Mg2+分布(图6I)。因此,结果证明GelMA-BP微球仍然可以有效地捕获体内的Mg2+。

图6.Micro-CT评估了可注射复合微球对体内骨再生的影响。(A-C)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成功建立和定量分析。4周和8周时骨质疏松性骨缺损大鼠股骨远端的典型显微CT图像。(E-H)不同治疗组微CT参数的定量分析:(E)Bv/Tv、(F)Tb.Sp、(G)BMD和(H)Tb.Sp。(I)GelMA-BP微球注入骨缺损1周和2周后,EDS显示微球表面Mg2+分布,证明GelMA-BP微球可有效捕获体内Mg2+。

组织学评估

HE染色进一步验证了复合微球促进松质骨再生的能力(图7A、B)。CD31免疫荧光用于测试每组的第四周切片(图7C,D)。团队还通过I型胶原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骨缺损处新形成的骨组织进行了组织学分析(图7E,G),和结果与其他研究相似。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骨缺损仍较明显,而注射GelMA-BP和GelMA-BP-Mg微球组的松质骨重建较多。特别是注射GelMA-BP-Mg微球的大部分缺陷都可以治愈。因此,微球复合物具有优异的成骨作用,与GelMA-BP和GelMA相比,GelMA-BP-Mg具有更强的松质骨再生能力。

图7.复合微球体内治疗的组织学分析。(A)每组治疗8周的骨组织切片HE染色的代表性图片。(B)不同组中小梁骨面积的百分比。(C)手术后8周拍摄的股骨组织切片的代表性图片,用于I型胶原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I型胶原阳性细胞的定量。(E,F)每组CD31表达变化的免疫荧光染色,以及蛋白质表达差异的量化。

受磁铁吸引金属的自然现象的启发,该团队通过席夫碱反应性和配位键螯合了接枝BP的GelMA-BP微球表面的Mg2+。因此,构建了一种具有“磁铁”功能的可捕获Mg2+的微流控GelMA-BP-Mg微球,赋予水凝胶微球主动捕获Mg2+、微创注射性、持续缓释特性和骨靶向能力,从而增强其激活成骨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及抑制破骨细胞的能力,最终通过“一体化多用途”微球实现松质骨的重建。显然,在GelMA微球上接枝BP使GelMA-BP微球具有强大的Mg2+捕获性能和缓释性能。GelMA-BP-Mg复合微球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出优异的Mg2+捕获和释放性能、血管化能力、成骨潜力和破骨细胞抑制能力。进一步证明捕获Mg2+的复合微球可促进大鼠骨缺损处松质骨的再生。团队相信这种基于“磁铁”这一自然现象能够捕获Mg2+的复合微球,将为临床骨质疏松性骨缺损修复提供一个有意义的概念。

参考文献:

doi.org/10./acsnano.1c

版权声明:「水凝胶」旨在分享学习交流高分子聚合物胶体及科研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新闻。编辑水平有限,上述仅代表个人观点,详见原文。投稿,荐稿或合作请后台联系编辑。感谢各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