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改良型CART细胞联合细胞因子可治疗实体 [复制链接]

1#

撰文丨我的闺蜜老红帽

#肿瘤#

CAR(chimericantigenreceptor)T细胞在干预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瞩目的疗效。但是,对于许多实体瘤来说,T细胞疗法的疗效均不算显著,因为这些实体瘤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阻碍了T细胞浸润、活化以及增殖。主要的肿瘤抑制性机制包括拮抗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消耗大量炎性因子这两条。有证据指出,在病灶处注射大量炎性因子有助于重建免疫防御,逆转肿瘤抑制作用,但是,T细胞转输与注射细胞因子(或者组成性表达细胞因子生产元件)联合干预要么毒副作用显著,要么疗效堪忧。因此,在实体瘤免疫治疗领域,克服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同时,尽量降低毒副作用,仍旧免疫疗法治疗实体瘤的重大难题。

近期,来自美国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Francisco的WendellA.Lim研究组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SyntheticcytokinecircuitsthatdriveTcellsintoimmune-excludedtumors的文章,就CART细胞与细胞因子联合干预做了有效改进。

通过炎性因子,比如高水平的IL-2(Interleukin-2)来促进T细胞活性,证实具有抗肿瘤功能。当然,系统性IL-2给药治疗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包括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leaksyndrome)以及终末器官损伤(end-organdysfunction)等。而细胞自发产生的细胞因子通过迁移至病灶处,具备一定能力缓解毒副作用的能力。

作者在T细胞上构建了肿瘤特异合成性Notch(tumor-specificsyntheticNotch,简称synNotch)受体驱动IL-2表达元件。研究通过这种改造,是否可以在有效产生和运输IL-2的同时尽可能降低IL-2的毒性。

作者通过胰腺肿瘤和黑色素瘤模型发现,synNotch的IL-2诱导元件可以有效介导CART细胞或者TCRT细胞的肿瘤浸润,因而肿瘤清除水平以及存活率均有显著提升。与系统性给药不同,基于CAR/TCRT细胞的IL-2元件给药在靶向肿瘤病灶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毒性。

当然,IL-2如何精准迁移至肿瘤病灶处是这一改良疗法至关重要的一环。带有synNotch诱导IL-2元件的CART细胞,其疗效要远优于组成性表达IL-2的CART细胞(例如NFAT启动子驱动的IL-2表达元件)。另外,作者还发现,带有synNotch诱导IL-2元件的CART细胞在表达分泌IL-2时,这些IL-2可以通过类似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分泌它的细胞。

多维度免疫图谱显示,IL-2首先会作用于T细胞,而对其他免疫细胞影响不大。虽然CART细胞和宿主自身T细胞大量浸润至肿瘤病灶处,但是只有抗肿瘤的CART细胞活化、增殖以及细胞毒性分子标签显著增强,而T细胞耗竭的分子标签明显减弱。

作者猜测,改良方法有效的原因在于,CAR/TCR活化所需的IL-2可能更接近自分泌构象。这一特征可能是CAR/TCRT细胞克服抗肿瘤抑制作用(也就是抑制TCR信号通路以及竞争性消耗炎性细胞因子)的主要原因。改良版T细胞是抗肿瘤先锋般的存在,通过synNotch诱导的IL-2表达分泌,促进T细胞迅速扩增,并且激活和维持CAR/TCR介导的T细胞激活和杀伤作用,从而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synNotch这样的CAR/TCRT细胞改良元件有可能在免疫抑制性实体瘤治疗领域大显身手。

文章来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