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科学家首度描绘出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结构。此后,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明,生物科技不断地突破。除了医疗、制药、疾病诊断、生物等用途外,基因改造食品、生态保育、农林渔牧生产、材料与能源研发、身份辨识等等,无不与生物科技息息相关。
生物科技之所以在近年来被喻为是一场革命,主要是因为基因知识、基因科技、和生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几十年前,人类还是只能用接枝、杂交等传统方式改良动植物品种;如今,在基因改造食品管制松懈的地区,素食主义者某天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他们所吃的豆腐里竟含有动物基因。
一、利与弊
不但如此,科学家还可以透过DNA的排列组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基因、新染色体、新生物。此外,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基因改造动物的实验成功。不少科学家宣称,人类业已迈入一个新的纪元,将用基因科技赶走上帝,并且自己扮演起造物主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干预、操控、改造、创造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形式。
基因科技的潜力无可限量,但这种前所未有的科技力量在带来希望的同时,却也带来了更多的争议和隐忧。有鉴于此,人类基因组计划在推展之初,决定运用部分经费鼓励学者对这项新科技的伦理、法律与社会意义进行研究。
近年来,关于基因科技的各种讨论与争议逐渐成为公众话题。相关报道纷纷在国内外报章杂志上出现。例如,关于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与标示问题、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争议、人工生殖的相关立法、基因治疗、基因信息的隐私权、DNA取样权的界定、基因数据库的管理、就业与保险市场上的基因歧视问题等等。
在基因科技、生物科技所引起的各类议题中,最具争议的莫过于与人命直接相关的问题,如可否容许克隆人、该不该让基因改良人种出现、科学家是否可以为了研究干细胞而摧毁胚胎、甚至迳行克隆胚胎以供研究等。
在克隆羊出现之前,多数生物学家认为使用体细胞克隆哺乳类动物的做法并不可行,所以克隆人向来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然而克隆羊的诞生却显示,科学家已经突破了此一先前认为是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这也使得克隆人的问题成为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