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怎么就被麻醉了呢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痤疮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805/9277572.html

医院对患者施行全身麻醉来进行常规手术的历史远超一百年。现如今,对麻醉剂的使用在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例。

虽然我们知道麻醉剂可以使我们失去意识,但一开始我们并不清楚全身麻醉背后实际的作用机理,直到如今我们仍然没有得到一种完备的解释。

但是这并没有阻止科学家们在过去的年中提出各式猜想。不知道在生物学层面发生了什么,而仅仅只是让人们失去意识,这可不够好,尤其是还存在有病人在手术中醒来的损伤案例。

一百多年来,关于麻醉剂的作用机理有一个备受争论的问题:麻醉剂是直接作用于被称为“离子通道”的细胞膜上的门,还是以一种新奇而不可预测的方式作用于细胞膜,从而发出信号改变细胞状态?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ResearchInstitute)5月28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新发表的一篇论文尝试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这项工作采用纳米精度的现代显微技术,结合巧妙的活细胞和果蝇实验设计,由化学家、医学博士理查德·勒内(RichardLerner)和分子生物学博士斯考特·汉森(ScottHansen)共同完成。两位研究者告诉我们:在经历了近五年的实验、讨论、争议和挑战之后,他们终于得到了结论——麻醉是一个需要两步的过程:其中第一步发生在细胞膜上,麻醉剂破坏了细胞膜内原本有序的脂团(被称为“脂筏”,lipidrafts),从而激发信号,即麻醉剂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离子通道。

勒内说:“我们认为这个全新的通路很有可能也被大脑的其他功能运用着,现在这让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大脑的奥秘。”

乙醚屋

乙醚能导致意识丧失,年,这种现象医院的一名肿瘤患者身上。当初的手术室后来被称为“乙醚屋”(theEtherDome)。后来,这个手术过程还被罗伯特·C·亨克利(RobertC.Hinckley)描绘在了一幅名画里,名为“乙醚下的第一个手术”。

年的德国药学家汉斯·霍斯特·梅耶(HansHorstMeyer),以及年的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俄内斯·欧文特(CharlesErnestOverton)作出了一个颇为合理的推论:是脂团的可溶性导致了这类麻醉剂的药效。然而脂筏机制假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逐渐失势,很多的学者转而支持一些其他的新学说,其中最被广泛认可的观点是:麻醉剂是通过作用于脑内某种特定的受体从而导致人们失去意识的。

“乙醚下的第一个手术”,罗伯特·C·亨克利。

佛朗西斯·A·康特威医学图书馆,哈佛医学院

汉森回忆道,他当时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历史问题,正在写一个项目基金申请。在打开谷歌搜索引擎时,他想到他应该不是唯一一个相信“细胞膜脂筏在麻醉中发挥作用”的人。让汉森开心的是,他找到了勒内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文章的一张名为“关于全身麻醉的一个内源模拟假设”的图,勒内正是由这张图提出了以上的脂筏机制假说。汉森从很早以前就一直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