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农民朋友如何正确选用胺鲜酯和芸苔素,获得最佳使用效果。选对正确的时间和产品,才能避免白花钱!
这些年农民种地产量相对以前还是提高了不少,一方面是种子和肥料的原因,一方也是得益于在关键时间点上使用的生长调节剂。
比如,我们控制作物旺长、新梢老熟、促进地下生长,我们会用到矮壮素、缩节胺、胺鲜乙烯利、多效唑、烯效唑、甲哌鎓等生长调节剂;再比如我们促使底下块茎作物如地瓜、土豆、山药、萝卜、大蒜等等作物时会用到氯化胆碱来促进果实膨大;还会用到芸苔素内酯、三十烷醇、胺鲜酯等生长调节剂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以及会用到复硝酚钠来来增强细胞液的流动性,增强光合速率,提高肥料利用率等等。今天重点和家人们讲讲胺鲜酯应该什么时候用效果最好!
在说胺鲜酯的时候不得不说芸苔素内酯,它俩的作用机理差不多,很多农民朋友不知道如果去选择。下面结合这两个来讲讲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应该如何选择。
一、胺鲜酯和芸苔素内酯的共同点
1、它们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强光合作用和果实干物质的积累,对提高产量和品质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它们两个都能增强作物的新陈代谢,都能够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等抗逆能力,还能够促进作物开花和结果。所以说,生长调节剂对我们农业生产中总体产量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
3、这两种生长调节剂都是能够和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一起混配使用的,用来提高肥效和药效。特别是在一些效果比较好的测土配方或者是掺混肥中都几乎都能找到胺鲜酯DA-6或者是复硝酚钠或者是芸苔素内酯以及一些杀虫剂的成分。这种带药肥虽然市场上不让销售,但是我们是可以自己掺混使用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民朋友往往很少用于掺混肥料,基本上都是用在叶面喷施了,只是在某一个关键时期去喷施,起到一个速效的作用。但是,这些调节剂根部用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我们喷施的时候,芸苔素内酯用量最好每壶水不要超过10毫升,以免产生药害。胺鲜酯可以用到10毫升的量,稍微多一些也是可以的。
二、胺鲜酯和芸苔素内酯有哪些不同
1、芸苔素内酯是植物的内源激素,是一种激素,是植物通过上千年或者上亿年对抗外界恶劣环境而自身产生的,它能够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调节作物的生长。
胺鲜酯不是内源激素,说白了它不是作物本身具有的。它是通过提高植物体内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S-诱抗素、脱落酸等内源激素的活性,来调节这些内源激素的在植物体内的平衡,从来促进生长。并且,胺鲜酯对豆科作物非常明显,因为它具有固氮作用。
2、芸苔素是内源激素,温度越高活性越高,效果越明显。所以,温度高的时候使用芸苔素效果越好。但是,农民朋友要注意,当温度很高的时候,芸苔素的浓度不能太高,因为温度高会提高作物本身的芸苔素活性,我们如果补充的浓度过高,就会产生药害,建议每桶水最多不超过10毫升。
胺鲜酯不是内源激素,它是通过促进内源激素的活性,调节这些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平衡性,温度越低越能体现出胺鲜酯的作用效果。所以,胺鲜酯通常被用在大田作物自己冬春季大棚作物以及早春作物上。
总之,一句话温度高的时候就用芸苔素内酯,温度低的时候就用胺鲜酯。
3、芸苔素内酯和胺鲜酯的药效期也是有区别的。芸苔素的速效性很好,见效快,但是,持效期比较短,我们通常把它用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上。比如,苗期使用促进根的生长;开花前期使用,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期使用,促使果实膨大、提高品质等,都是用在关键点上的。
胺鲜酯除了见效比较快以外,还能存储在在植物体内一部分。也就是说,作物可以先用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有一套芸苔素内酯不具备的存储机制。所以,胺鲜酯的药效期可以长达30天以上。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能够清楚认识到,芸苔素内酯它是激素,对使用量是有规定的,少了起不到作用,多了还会产生药害。而胺鲜酯除了见效快,还能把多余的存储起来,留着以后用。也就是说胺鲜酯更加安全,不用过于担心使用浓度偏高的问题,因为多余的它就存起来了。
再有,我们在清除除草剂或者上茬药害的时候,特别是玉米、大豆等作物药害时,通常会用磷酸二氢钾+萘铵+芸苔素内酯来解除药害。其实,胺鲜酯在解除除草剂药害方面的效果比芸苔素还要好,家人们不防小面积试试,看看效果!
最后,给家人们补充一点,我们是可以这么去理解的。因为芸苔素是内源激素,主要功能是以促进生长为表现得,而胺鲜酯不是激素,主要以信号传导调节引导作物内源激素,其功能为双向智能调控,再到我们预期效果时同时更能体现平衡,说的通俗一点,芸苔素就像西医,重在外在表现,胺鲜酯就像中医,既能治病又能调理。
我们买芸苔素内酯、胺鲜酯或者是复硝酚钠,建议种地比较多的朋友,买源粉回来用,纯度更高,效果更好,也更省钱!
今天的文章到这就写完了,感觉不错就点个赞吧!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