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二:急性阑尾炎》
小途很快就从阴霾中走出,又以阳光灿烂的心情去迎接每个患者。那个乙状结肠癌的病人已经出院,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也非常顺利,病人和家属都非常感谢,小途当然也很有成就感。上次,他实在不好意思再去问,就用冰淇淋求一位护士姐姐问的。
小途今天作为一线在病房值夜班,号称“阑尾王子”的新住院总在急诊血战。“小途,一会儿收个阑尾(急性阑尾炎)做了,病人上去后让三线看一眼,赶紧术前准备,可能还有呢!”10点半的电话点燃了小途的希望。作为外科住院医,他对于阑尾的热情始终没有减退,这次起码能弄个一助当当。真棒!小途从柜子中拿出提前写好鉴别诊断的首次病程记录(简称首程,鉴别诊断要写5个,比较耗时,所以自作聪明的小途提前写好,还写了两个版本:男版与女版。)
病人很快被送到病房,小途冲上去接诊。男性,26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4小时”入院,血白细胞19.2×/L……,多么典型的病例,太完美了!现在的小途病史采集十分熟练,甚至可以不用记录,边问病史边开始查体。当他帮患者解开衣服时在右侧腰背部见一长20cm斜行手术切口瘢痕,原来患者2年前因外伤行右肾切除术。小途当即崩溃,因为他男版首程的鉴别诊断中写了“右侧泌尿系结石”!算了,认了,好好查体吧!麦氏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很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小途整理了一下思路,就去找三线(马主任)看病人了。
很快,小途跟着马主任来到患者身旁。三线走到患者右侧,重新问了一遍病史,其间偶尔点头,最后一句“途大夫病史问的不错。”让小途小小的得意了一下。
“腰大肌试验做了么?”
咔嚓!晴天一声霹雳响!小途顿时慌乱了:“没…没做…”
“这么重要的查体为什么没做!?那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和肛诊也没做吧?”马主任声音很小,看似是自言自语,小途全都听到了心里。
马主任很快做完了全部检查:“赶紧术前准备吧,一会儿台上叫我看看”。
小途跟着马主任回到办公室,马主任先开的口:”年轻医生对于看似典型的病例更要细致认真,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病人确实是典型的急性阑尾炎,但他的肌紧张、反跳痛却没那么明显,而血象很高,感染很重,为什么?可能因为阑尾位置特殊,比如盲肠后位阑尾,穿孔了腹膜炎都不重,结果你看,腰大肌试验阳性,一会儿台上阑尾可能不那么好找。途大夫病史问的不错,以后看病人多想想。赶紧写病历,台上叫我。”
开台了,用常规方法果然找不到阑尾,马主任被叫上台,打开盲肠右侧侧腹膜,将盲肠向左侧掀起,果然是盲肠后位阑尾,已坏疽穿孔。小途心想:姜还是老的辣呀。
一助没当成,不过确实学了不少东西。
关腹的时候,住院总冒了一句:“途大夫,一会儿还有个女阑尾,切过右侧附件……”
小途瞬间凌乱了,女版首程也废了……
栋栋老师点评:
年轻医生对于每个病例都要细致认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对每个症状每个体征都要反复思考,对其中可疑内容必须刨根问底,直至发现原因。对于专科特殊查体必须认真对待。这些特殊查体和特殊体征之所以产生和存在,一定是因为对临床诊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急性阑尾炎的这几个特殊查体就是很好的例子。高年资医生之所以有着丰富的经验,这都是在工作中逐步积累的,用心,积累就快,成长就快。年轻医生都想上手术,但一定要做好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储备,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当机会来临时,出色完成任务才会有更多机会。我不赞成提前写病历。病历中的每个内容都必须以当前患者的情况为基础。鉴别诊断之所以成为首次病程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让年轻医生在真正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后,经过深入思考分析病情后写出的,写出疾病名称,写出鉴别依据,还要注意排列顺序。同样的,病历中其他部分也很重要,尤其不要把首程中的病例特点、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写成千份一样。电子病历逐渐普及,请年轻医生注意:内容可以复制粘贴,但诊疗思路千万不可以!
《故事三:大查房》
敬请期待…
如果你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