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东港口青岛港志愿者王乐二次捐献造血干细 [复制链接]

1#

4月8日,医院血液内科,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分公司职工王乐顺利完成了第二次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成为青岛市第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第二位二次捐献者。

年4月12日,王乐在济南完成第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成为青岛市第例、西海岸新区第20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乐生于年9月,是名退伍军人,生活中是一个工作认真、乐观向上、富有爱心的热血青年。从年参加第一次无偿献血开始,献血证伴随着王乐走过了上学、毕业、入伍并2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的青葱岁月,直到进入山东港口青岛港工作,他共无偿献血8次,总献血量cc。

一直以来,山东港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自觉稳供应、援边疆、促发展,助贫弱、送关爱,做公益、扬正气。选派医疗人员驰援抗疫前线、为乡镇儿童捐建“希望小屋”,开展“天使之旅”先心病儿童救助、无偿献血、爱心助学等一系列实际行动彰显了山东港口“热心公益事业、彰显社会责任”的国企责任与担当。王乐深受山东港口青岛港公益氛围的感召,养成了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年7月1日献礼党的生日,王乐在参加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时采样入库,立志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咱们港口有句话,‘卓越报国,回报社会’,工作上立足岗位扎实努力,希望工作之余能通过一些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去年接到捐献通知的时候我是毫不犹豫的,这十几万分之一的几率让我中了,这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一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或许就能救助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心里就非常激动。”王乐说,接到二次捐献的通知,他仍然义无反顾。“救人救到底,我责无旁贷。一定要去完成这件事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这是一名志愿者应有的使命。希望那位素未谋面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能以举手之劳去帮助别人,甚至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很幸运。”王乐骄傲地说。

对于二次捐献,王乐从容又淡定。“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并不复杂,就是从手臂采集,血液从一只胳膊流出进入体外循环机,把需要的干细胞分离出来,其余的血液再从另外一个胳膊输送回体内。”顺利完成第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的王乐对捐献流程已经非常熟悉。王乐说,去年完成捐献至今,自己的身体一直非常健康,除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日常的体育锻炼也没有间断。

在4月7日举办的青岛市第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仪式上,医院院长张春玲介绍,受中华骨髓库山东分库委托,医院血液内科临危受命,将这项承载“生命希望”的采集任务承接下来。医院首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顺利完成,医院血液内科为王乐提供全程全方位保障,实行一对一服务,专门准备了单人房间,安排了专人联络、专人采集、专人注射、专人护理。4月8日,王乐顺利完成了第二次捐献采集,随后这份生命种子被送抵千里之医院,再次完成了生命的“速递”。

据了解,医院年成为青岛市最早被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授牌的非血医院,同年成为中国医学院血医院青岛市分院。年成为青岛市血液病质量控制中心依托单位。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精心培育“髓缘大爱、生命之约”工作品牌,在全国率先将造血干细胞捐献救人纳入见义勇为表彰;率先建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器官角膜捐献者家庭褒奖慰问机制;首个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主题雕塑——“山海情深爱心汇聚”落户新区,建成青岛爱心广场,成为岛城爱心汇集之地、市民崇德向善新坐标和时尚打卡地。造血干细胞捐献空前踊跃,年成功捐献6例,开创全国区县级红十字会年度捐献最高纪录,成就业内“西海岸现象”。

造血干细胞捐献无损自身健康,却能挽救他人生命。截至年3月31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库容人份,患者申请查询人,捐献造血干细胞例数达例。目前,我市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达4.08万人,成功实施捐献例,志愿者数和捐献总数均为全省首位。

造血干细胞捐献留样入库活动常年举办,在全市各献血点都可以很方便地入库。年龄在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者均可报名参加,填写登记表、采集10毫升血液并检验合格后,即可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给更多患者和家庭带去新生的希望。同时,呼吁已经留样入库的志愿者朋友们,如果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信息发生变化,可直接登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官方网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