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让生命延续,奉献让真情永存,在每一个献血的站点或献血车上,都会贴上这样一句标语,以此来表达对无偿献血者的感激。
医院的献血点之外,如今社会上也有专门的献血站和流动的献血车,国家鼓励18岁教55周岁的公民进行无偿献血,你的一滴血就是他人生存下去的希望。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人带着偏见和有色眼镜,来看待无偿献血这件事情,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在耳边环绕。献血之后容易生病……,献血针不安全……献血容易传染疾病……等等这样的说法,让人感到害怕。
国家既然鼓励公民献血,就声明这是一件好事,并不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在救死扶伤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体内新鲜血液的产生,所以千万不要被社会上一些负面新闻所吓到,适当的献血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
01献血时,一个人献多少毫升的血呢?
献血量是指健康公民在无偿献血11次献出的血量,我国献血法规定,成年人一般献血量在-ml之间。很少超过ml,也不要低于ml。因为临床上好多的血制品都是从毫升血液中提取的,如果献血量低于毫升的话,在临床应用起来非常的不便,很可能造成浪费。
如果是体重较大的人,献血量可以达到ml。因为人体的血量与体重是正比例关系,体重越大,人体的血量会越多,献出ml血液对人体没有明显影响。
02“定期献血”能排*?
严谨来说,排*是一种中医上的说法,所谓的排*养颜功效,在中医上非常常见。医生:定期献血能够帮助排*,但是效果不会非常明显。
澳大利亚一个团队就对献血能排*的说法作出了研究,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定期的献血,能够降低血液中的多氟烷基化合物以及多氟烷基,尤其是献分子血比献全血降低更明显。
多核烷基及其化合物在体内浓度过高的时候,会影响身体健康增加患癌的风险,所以具有一定的排*功效。
但因为每次的献血量大概为总血量的10%,而且鲜全血的人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如果想用这种方法来达到排*的话,效果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03献血的好处
降血脂
定期献血有助于体内血脂的浓度降低,不断的更换新鲜的血液,加快血流的速度,预防高血脂的出现,对于预防三高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增强造血功能
通过定期献血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激活,使红细胞的生成能力较之前有显著提升。能够达到血液新旧更替,有助于身体中新鲜血液的生成,对于身体健康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预防血液疾病
在献血站献血时,医护人员把你抽出来的血会拿回去化验,只有到达一定标准时才会被投入使用,如果这时候检查出你的血液存在着某种疾病,他们也会通过电话的形式联系到你,并且告知,这时候无疑就是做了一项免费的血液体检,能够预防一些血液疾病的出现。
04献血的弊端
如果献血过多、身体比较虚弱,且献血后没有得到良好休息,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身体乏力等贫血症状,也容易引起身体抵抗力低下,引起感冒等疾病。
而且频繁过量献血也容易导致血容量减少,有可能出现一过性低血压,也会导致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等症状,甚至可能晕厥。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在献血的时候,医护人员会仔细的核对你献血的时间和献血量,以防万一,你因为过度频繁的献血而出现自身的身体损害。
05献血时注意什么
保证身体健康
献血时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处于一种健康状态,即使是轻微的感冒,也是不允许被献血的,所以在献血之前如果有意向,一定要提前告知医护人员。
献血时避免情绪激动
在献血的过程中避免情绪波动,情绪的波动容易影响体内的血流速度,竟然会造成输血位置出现疼痛,很可能造成献血失败被中断。
献血后不要剧烈运动
献血后的24小时内不要洗澡,针眼位置不要碰水。献完血之后可静坐半小时,此期间可能会存在着头晕,一会儿可自行消失,这时可吃食物补充一下体力,恢复精神。
献血一周后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长跑爬山,不要用献血的手臂提重物,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