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个体化免疫细胞产品研发先锋永泰生物登陆港
TUhjnbcbe - 2024/5/3 17:51:00
来源:现代消费导报消费时报网(记者段光平)7月10日,“细胞免疫治疗第一股”永泰生物(.HK)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开盘价13.4港元/股,高开21.82%。截止到上午十点,每股最高价达到16.86港币,市值超过80亿港币。永泰生物董事长谭铮表示,公司作为港股中第一只专注于细胞免疫治疗的生物科技股,募集资金为科技研发和产品商业化提供支持。永泰生物在个体化免疫细胞产品研发中处于先锋地位,是44个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单位中唯一的生物医药企业,其研发的EAL(扩增活化的淋巴细胞)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准进入实体瘤治疗II期临床试验的免疫细胞产品,现已在协和、等北京、天津、河南、河北的14医院开展了临床试验研究,有望填补我国在实体瘤领域细胞治疗的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年中国肝癌的新增病例超过40万,占全球肝癌新增病例的44.9%,且五年生存率仅有12.1%,远低于所有癌症40.5%的五年平均生存率,EAL(扩增活化的淋巴细胞)将有望改变当前我国肝癌治疗的现状,并将在其他癌症的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除手术及介入治疗外,中国目前无可供使用的药物及方法能够预防早期肝癌复发及延长早期肝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目前市面仅存2种药物,肝癌药物极其稀缺,治疗效果差。最常推荐的药物(如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临床适应症为晚期肝癌,从临床数据上来看,普遍存在治疗效果差,副作用大等明显弊端。永泰生物董事长谭铮对记者表示,EAL计划于年上半年完成中期数据分析后,便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有条件批准上市。同时将扩大EAL扩大适应症的研究工作,并加速管线产品的临床前研究工作,推进过继细胞免疫疗法全产业链覆盖的战略布局。经过14年的深耕,永泰生物已形成包括了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制剂、特异性免疫细胞制剂、基因修饰免疫细胞制剂的完整细胞药物体系。公司产品链覆盖了非基因改造细胞、基因改造细胞、肿瘤多靶点治疗细胞、肿瘤单靶点治疗细胞等主要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产品。截至目前,永泰生物共有10种在研产品,包括扩增活化的淋巴细胞(EAL)、CAR-T细胞系列药物和TCR-T细胞系列药物等,适应症包括肝癌、白血病、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以及实体癌等。谭铮表示,从行业角度来看,中国肿瘤免疫治疗赛道规模巨大,且仍有大量的增长空间。年肿瘤免疫治疗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年增速为16.2%,-年增速约为34.6%。此次发行,永泰生物以招股价10.5-11港元,发行1亿股,其中万股(90%)为国际配售,万股(10%)为公开发售,集资规模10.5-11亿元,另有15%超额配股权。谭铮透露,希望借助香港联交所上市融资的平台,把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核心产品和研发管线的研发工作。并提高公司知名度吸引国际级人才,力争尽早走出国门,将研发管线和产品推向欧美国家。无论是对抗新冠肺炎还是对抗癌症,免疫细胞治疗发展的关键都是拥有优质的免疫细胞以及规范化的细胞制备流程。作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单位,永泰生物位于北京的研发及生产中心总面积逾平方米,主要进行免疫细胞产品的临床前及临床研发,并支撑产品上市后初期市场需求,所有设施均已取得北京市药检所发出的洁净厂房(区)检验报告书,完全符合规范化的细胞制备流程要求。谭铮表示,细胞免疫产品相对于普通生物药物和化学药物,对运输和时效的要求非常高,产品的覆盖率受到影响,核心药物EAL有6个小时的运输半径,永泰生物正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筹备成立研发及生产中心,以覆盖人均收入高的一线城市圈,预计在年完成。免疫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促使免疫细胞在癌症治疗中成为与手术、化疗和放疗并列齐驱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免疫细胞治疗也备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个体化免疫细胞产品研发先锋永泰生物登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