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何胆囊癌发现就是晚期
TUhjnbcbe - 2024/8/17 21:34:00

胆囊癌是起源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形成因素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疾病有着很大的关系。据临床数据显示,胆囊癌一旦发现大多就是晚期,此时再进行治疗往往效果不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密雷表示,虽然胆囊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一般需要数年的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大多是没有明显症状的,通常只有在发展到晚期的时候,对消化道有一定的梗阻或者是造成胆管的梗阻以后,患者才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例如一些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的不舒服。所以,如果没有定期进行体检,等到出现症状之时再检查,往往胆囊癌就已经是晚期了。

胆囊癌的诱发因素

密雷指出,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胆囊息肉、胆道系统感染、肥胖症和糖尿病、遗传因素等都是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高发地区具有较高的胆囊癌发病率,多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两者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随着结石体积的不断增大,胆囊处于炎症状态的病程更为长久,胆囊癌变的风险也相应增高。

慢性胆囊炎

瓷性胆囊与胆囊癌发病相关,而胆囊壁钙化质硬、囊腔狭小的胆囊,称为瓷性胆囊,其本质是严重的胆囊慢性炎症导致的胆囊萎缩及功能丧失。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患者有以下特征时,癌变倾向增高:

息肉直径为8-10mm,甚至更大;

息肉直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何胆囊癌发现就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