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整形外科陈小松教授团队申报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厚皮片移植患者供皮区创面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成功通过国家卫健委的备案,成为国内整形外科首个获准立项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这一临床研究的备案,标志着干细胞在整形外科上的应用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据悉[1],该研究项目是在前期扎实的基础与临床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来源丰富、采集方便、容易扩增,对捐献者无损害,没有伦理道德争议,具备产业化和临床应用规范化潜质,生物学特性优良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用于修复供皮区创面,旨在提升中厚植皮患者供皮区愈合质量,抑制后期瘢痕增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当今以干细胞技术为核心的再生医学不仅是朝气蓬勃、极具前景的研究前沿,更是一个成长快速、体量巨大的新兴学科及新兴产业。细胞治疗有望成为继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后的第三种治疗方案,引领着传统医疗模式的重大变革,已成为《“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的重要篇章。
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分泌能力的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强、免疫力低的优点,近年来在整形美容外科领域被广泛的研究。
年国内发表的《干细胞在整形修复美容领域研究和临床试验的专家共识》[2]中提及,在整形修复美容外科领域,经过了多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证明干细胞在促进皮肤再生与修复、组织血管化、软组织再生、骨与软骨修复、多组织年轻化及毛囊再生等多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
皮肤移植是指整形外科专业修复因肿物切除、创伤、瘢痕松解等原因所造成的各类皮肤缺损创面的常用方法。
传统植皮术后恢复过程患者并发症多,且供皮区愈合后容易发生瘢痕增生,缺乏皮肤附件,与正常皮肤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相差较大。这些缺点不仅会给患者造成外观上的影响,而且会造成术区明显瘙痒、刺痛甚至反复感染、破溃等不适。
临床亟需新方法来改善中厚皮片移植患者供皮区愈合质量及速度,减轻后期瘢痕形成。
现就干细胞在皮肤创伤愈合以及医疗整形美容领域的具体作用机制内容做相关的科普介绍[3]:
干细胞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一、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易培养、增殖能力强、可以自我更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当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中胚层、外胚层、内胚层细胞,如骨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等,参与组织损伤修复过程。值得一提的是,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降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力,其分泌的免疫调控因子还可对其他干细胞进行免疫调节,从而提高干细胞干预应用的成功率。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分离自脐带华通氏胶,能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增殖,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UCMSCs易于获取、来源丰富,因此被广泛应用,例如在动物烧伤试验中不但显示出优秀的修复功能,同时它介导的外泌体(MSC-Ex)能促进损伤皮肤中上皮细胞的再生,增加细胞角蛋白19(CK19),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胶原蛋白1等的表达。体外实验中,当皮肤受热受压,它可以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这提示我们: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广泛应用于烧伤患者的损伤修复中。除此之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还能够抑制炎性因子分泌,促进抗炎介质释放,以及侧支血管的形成,从而改善损伤局部微环境。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主要通过刺激上皮和血管再生促进皮肤愈合,可用于修复难愈合型皮肤溃疡,放射性皮肤损伤等。
骨髓干细胞包括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bmsc)、内皮细胞等,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但是骨髓干细胞取材过程相对复杂,取材量有限,因此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干细胞在皮肤医疗美容中的作用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