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定期体检已经成为了人们提早发现疾病、保证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体检的时候,血常规检查在体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健康迎新年#
尤其是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可以给医生提供是否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的重要判断依据。很多人存在片面的理解,觉得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只是反映了自己血液的情况,不能透过血常规检查判断整体身体的情况。
实则不然,如果身体出现了肿瘤问题,血常规检查结果中的各项血液指标的变化以及形态的分布也会出现异常,那有人好奇了,究竟通过血常规检查能不能判断人体是否已经出现了癌症呢?
01血常规能查出癌症吗?
答案是不能,因为血常规只是最普通最基本的血液的检查,而是否患有癌症要从特异性影像、血肿瘤的标记物和血CT核磁内镜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定和检查,单单通过基础血液检查反应不够全面。
但是恶性肿瘤就不一定了,如果患者患有肺癌或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话,就会在血常规检查中显示出来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因为做血常规检查可以看到白细胞、红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等各种血细胞的含量,虽然它不能直接诊断出人体是否患有癌症,但是可以筛查出癌症。
血常规一般作用于监测患者有没有贫血的症状,有没有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以及免疫力是否低下等。当检查结果显示你的某些数值普遍高于正常数值的时候,不要大意,要及时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02血常规检查中,如果这3个指标升高,建议做进一步检查,别大意!
1、白细胞
白细胞属于免疫系统中的“第三层”免疫防线,它的主要作用是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因此当血规检查结果中显示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的时候,就说明身体已经遭到了大量病毒的“入侵”。
尤其是身体的某些组织坏死的时候,比如出现肿瘤或者有急性出血的情况的时候,白细胞数量也会增多,需要及时进一步的检查。
数量少于正常值也是异常的,一般是免疫系统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检查。
2、红细胞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可以将氧气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以保持正常运作,相应地还会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血红蛋白值数量异常的时候,就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输送氧气能力减弱时会导致数量增多,减少就表明有贫血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3、血小板
众所周知,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在身体受伤血液溢出时,快速凝固血液,防止血液流失过多。血小板数值异常时,就要引起注意了,数量增多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数量过少容易导致体内出血甚至昏迷和休克。
结语:
最后,在做血常规检查之前除了禁食12小时外,禁止饮酒和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禁食12个小时,避免影响检测的数值。检查过程中也不要太紧张,保持放松,避免给抽血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