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介绍过,针对肺癌患者的“靶向药”是依据:癌症驱动基因突变的可识别性——形成“靶点”。
当“靶向药”进入人体,识别出“靶点”,就会对其发出总攻,也正是因为如此——靶点明确,火力集中,得以让靶向药“伤及无辜”的纪律大大降低~
肿瘤靶向治疗最成功的例子之一——通过阻断癌细胞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域磷酸化,激活信号及下游MAPK和AKT信号通路的EGFR-TKIs药物,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遏制增殖、抗肿瘤血管生成等,来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继三代药物泰瑞沙(又叫奥希替尼)上市后,将EGFR-TKIs的副作用又降低一个等级,但是关于其“副作用”仍然是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