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号“能量与意识库”,作者“御风持炬”。
1
幻由心生!
魔术,这种人类历史中几乎已经不能考证开始时间的娱乐品类,起源来自于宗教和信仰。到今天为止,无论是近景见证奇迹,还是把飞机都变没了,我们都会惊叹其中的手法和机关,其实每一个魔术师都是人类的视觉专家,或者说是心理学家,他们懂得一点:人们只愿意看见自己愿意看到的。
霍华·萨斯顿是二十世纪初美国一位伟大的魔术师,为了纪念他,将魔术表演所必须遵守的三项守则前加上他的名字。这三项原则很有趣:
1.绝不向观众说明接下来所要表演的内容;
2.决不在同时、同地、同观众的情况下表演相同的魔术;
3.绝对不向观众透漏魔术的秘密。
听起来这似乎是废话,但其实这个里面充分隐藏了人性的特质,大部分魔术都是基于视角的心理游戏,所以在电影《致命魔术》中有这么一段台词:每一项伟大魔术的完成,都与三个过程密不可分:
一为“验证”,魔术师展示了看似平常、实则已经动过手脚的表演道具;二为“转移”,魔术师手中看似普通的事物,瞬间变得与众不同,这个时候,如果你想找魔术背后的秘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三为“蒙蔽”,这也是魔术中最关键的环节,是魔术师利用技巧进行掩饰的过程,一旦三者达成平衡,就会产生那种前所未见、让你无比震惊的现象。
诺兰在电影中多次穿插了一句话,这句话其实在诺兰很多的电影中都有出现。很多人称之诺兰的电影很伟大,用上“伟大”这个词就不单单只停留在艺术这个层面上,如果我们去研究诺兰的一系列作品,几乎都和”时间“相关,而“时间”就不只在社会层面了,更属于生命空间。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了——你真的在仔细看吗?或者进一步说,你真的做好准备,去看见真相吗?
回到我们开始的关于魔术表演的本质的定义:人们只愿意看见自己愿意看到的——那么这个只发生在魔术中吗?其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只愿意看见自己愿意看到的,实在迫不得已了,才会去接受真相,但不等于我们真的没有获得真相的心智。
这在佛家称之为:幻!而幻由心生!
2
宇宙的魔法!
我们切回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内卷!首先我们先引用一下网上比较公认的对这个词的理解和定义: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用简单的例子来讲大致就是:所有人都在电影院看电影时,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中排有个人一个人先站了起来,后面的人因为前面的人挡到了自己,于是后面的人都站了起来,秩序被打破了。电影院的场景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进展是怎样的?当第一个人站起来的以后,后面的人都会站起来,然后站起来的人越来越多,接着就是有人会抱怨,然后纷杂,最后大家又都坐下了回到原来的秩序、秩序升级、或者还有种可能,就是大家把电影院拆了重盖。
上述的表达不难理解。但我们先放一放。我们先从名字上去理解,内卷就是向“内”卷,“内“是一个方向,当然有”内“就会有”外“,这也是我们经常说到的阴阳。
”卷“是在形容一种势能,螺旋运动。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势能向内螺旋运动,如果有向内的螺旋运动那么就一定有向外的螺旋运动,也就是说,这个内卷的热词在说什么:势能不再向外螺旋运动了,现在在向内螺旋运动了。
什么势能?人们用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进一步问,为什么向“内”了?因为外面没有了——从这个角度残酷点形容,如果场景设定在茹毛饮血的年代,某一个山中的部落发生严重的内卷现象,那么基本上就是山里没有食物可以获取了,部落的人们开始相互掠夺,甚至是彼此。如果放大区域,就是战争,人类的战争发生只源自两种原因:一是资源严重缺乏和不平衡;二是新技术的发明。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内卷,向内掠夺,自我的侵占和碾压,那么就要说说上述的百度的本条定义了——“本意是指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第一:什么叫做人类社会发展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内卷的现象是发生在人类社会吗?自然界就没有吗?
第二:什么叫做“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难道内卷是向内的掠夺和侵占,外卷就不是掠夺和侵占吗?
我们从整体观来看,无论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还是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资源是不是定量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蛋糕从来就是那么大。我们所看到的资源的增长或者消退,不过是资源的流动和变化,总量从来就没有变过,从能量的显化上我们甚至这样去理解:譬如一个家庭有老人走了,那么这个家庭少了一个人,但是这个家中东北角的花盆中一株新生的植物突然破土而出了……
所以说财富也好,资源也好,无论放到那个范畴来说,总量是没有变的,但是形式和载体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流动和变化,而回到我们一开始关于魔术的那段分享:我们只愿意看到我们愿意看到的——这是个局部视角,源自我们没有看到整个区域的情况,因为我们被封印在时间之河中,泡在水中,看不到整个的河流——这是不是宇宙法则的一个伟大的障眼法了?
3
下一个风口!
回到内卷,或者外卷,这个内,外,卷其实很形象啊,势能的螺旋,那么整体上是否有计算公式了?是可以的,这就要说到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又称为“兔子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的排序的特征是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譬如,0,1,1,2,3,5,8,13,21,34......
以这个数学公式来做图,就会形成螺旋形的图案,自然界和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譬如一棵花菜,一朵向日葵,蜂巢、蝴蝶的翅膀等等,甚至我们人的头发也是这样,或以单螺旋,或以双螺旋的形态出现,宏观如星系和飓风,小到细胞分裂,都有斐波那契数列的存在。
螺旋形与S线形是极为普遍的存在形式,也是自然中一切运动的形态,似乎蕴藏着来自宇宙的能量,被称之为“生命曲线”。不只是静态的事物,一切的动态更是沿着漩涡运动,如龙卷风、水流也会形成漩涡。
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动物,如飞蛾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当它发现天敌时,也会迅速沿着圆柱螺旋线飞去,蛇在被惊吓时会以S形线路逃离,或者时盘成螺旋状。
很多建筑、发明,设备都遵循这个原理——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很多的器物也是按照这样的形式设计,最常见的象螺丝钉,可以说,假若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会发现显示生活中到处都在用螺旋线。
如果说斐波那契数列的发现灵感是来源自然界的现象,那就是规律的总结,但是这个势能来自于哪儿了?进一步说就是宇宙空间的运转导致了一切内在和外在运动的形式和趋势,我们看一张宇宙时空的图就不难发现,所有的存在在如此大的一个螺旋场中,那么所有的生长,运动都不自主的形成了这么一个趋势,举个例子:站在半山腰上,如何保证自己的身体和水平线是垂直的了?
现在已经发现整个宇宙空间都是在往其中心无限螺旋收缩,我们看起来似乎宇宙在无限膨胀,就像斐波那契数列的外旋,或者叫做外卷一样,无限扩张,那么问题又来了,尽头在哪儿?动能又从哪儿来的?
其实无限膨胀以及无限扩张是源自三维生物的人的二维平面视角,膨胀和扩展不是平面扩大的,而是立体向上或者向下形成一个闭环,彼此为推动源,那么想象一下,宇宙空间的运动形式如此,那么其中所有的存在、生命、社会发展是不是也是这个趋势了?
所以内卷并不可怕,也不悲哀,是整体发展运动中的客观存在,也是必须要存在的,很多人说过去物欲过剩了,要转向精神了,对不对了,对。但是请问,精神的欲求难道就不是贪婪吗?我们过于局部的主观定论当下发生以及经历,而更需要的是从这个跌宕起伏的势能运动中体察到体验的真正意义,如果不然就永远在无止境的无觉知的循环中。
宏观如此,那么我们对身边的人和事的评判和定论难道就不是如此吗?回想一下我们经常在一个时期内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评判由好转坏,或者由坏转好,我们要思考下,这个评定的标准是什么?是所谓的道德吗?或者是情绪感觉?还是自己的利益了?都值得我们去内观,所有的发生永远只是一个载体。
回到内卷现象,我们在内卷发生的时候,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我们都要明白,我们要蓄能,要学习,因为下一个风口即将要打开…....
4
河图洛书!
内卷和外卷,或者被称之为神圣几何的斐波那契数列,是定义说明了整个宇宙空间,人类社会,人生命运的发展运动规律,那么在我们中国其实有更加成熟完整的表达和研究,那就是太极。
太极图最初的图形来自于北极旋转的星象图,体现天圆的理念,几经演化,成为我们现在熟悉的“阴阳鱼太极图”,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以同圆内的圆心为界,画出相等的两个阴阳鱼,表示万物的相互关系。阴鱼用黑色,阳鱼用白色,表示白天与黑夜。阳鱼的头部有个阴眼,阴鱼的头部有个阳眼,表示万物时刻都在进行着阴阳转换——这不就是最完整的内卷和外卷的螺旋运动的表达吗?
如果进一步深度研究,就会发现《河图》“十”字形布局中,横线上的数(8,3,10,4,9),其和为34;纵线上的数(7,2,5,1,6)其和为21,它们正好将55分成21、34这两个部分,而21与34这两个数字是相邻的斐波那契数(斐波那契数列为:1,1,2,3,5,8,13,21,34,55,…随着项数的增大,相邻两数的比接近黄金分割点),与黄金比例分割完全一样。
因此易学不但在揭示我们生命的、命运的真相,也在告知我们整个宇宙的真相,而我们借此清晰了我们自身以及所处的场域,亦能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更好的借助生命的载体以及生活的体验去成长,而在所有之中,生命的成长大于一切,人道的成就从属于生命的成长,反之就不成立了,而我们很容易本末倒置,为什么了?简单说,入局者迷,因此我们一定要借助一些工具,法器来帮助自己跳出时间之河,而看清我们一直所处在的时间之河的全貌!
本文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