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癌症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第一健康杀手,发病率持续攀升且成年轻化,其中,肺癌超过“癌中之王”肝癌位居首位。肺癌发病率稳定于高位,新增患者数量位恶性肿瘤首位,是中国市场容量最大的肿瘤领域。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为78.7万例,占恶性肿瘤发病数的20%,发病率为57.26/10万;年中国肺癌死亡人数约为63.1万例,死亡率为45.87/10万,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1位。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82万例,死亡病例71万例。
可以说,癌症中最厉害的非肺癌莫属。手术是人们面对肺癌最早使用的治疗,人们怀着一个朴素的想法,只要把肺内的可见的肿瘤切除掉,病人的肺癌就能被治愈,但手术不是对每一分期的患者都能取得好效果。肺癌外科手术是早期肺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是一种局部治疗,是一种有可能治愈早期肺癌的治疗手段。因为肺癌比较特殊,它的发生起初很隐秘,临床症状和其他肺部疾病的症状区别不大,所以近80%的患者不知不觉就发展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机会。到医院就诊时,仅能进行姑息治疗,致使生存时间很短。很多患者做了手术,发现有淋巴结转移,那么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治疗呢?有一些患者认为既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与不治活的时间都差不多,干脆不治了。其实不然。虽然被确诊了晚期肺癌是个坏消息,但是随着靶向治疗的出现,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已经被大大延长了。
什么是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靶向治疗是当下很“时髦”的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其前途一片光明。顾名思义就是瞄准肿瘤细胞上特有的靶点进行治疗。相比“敌我不分”的化疗,靶向治疗更精准,虽然还不能治愈肺癌,但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对正常细胞伤害小,比化疗的副作用更轻微,可以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2.哪些人可以用靶向治疗?
很多靶向药物已被证明只对部分肿瘤患者较为有效,而剩下的则是微效和无效。这是因为每一款靶向药必须针对相应基因靶点的患者才会起效。靶向治疗顾名思义,是由靶点作EGFR突变作为肺癌靶点占着相当大比例,并且在市场开发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也比较成熟,针对EGFR突变的治疗主要有厄洛替尼(特罗凯)、吉非替尼(易瑞沙)、埃克替尼(凯美纳)、奥希替尼(泰瑞莎)和阿法替尼。这些药物是通过阻断肿瘤发生的信号传导通路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它起效快,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对于那些失去手术机会,或者手术后复发,病情较晚期的肺癌有较大意义!
3.怎样选择靶向治疗?
第1步:进行EGFR基因检测
如果检测发现了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就可以进行靶向治疗了;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的,医生会推荐患者进行化疗等其他治疗方式。建议尽量做基因检测,不主张盲目吃药。
第2步:选择靶向药物开始治疗
从本质上说,EGFR就是一坨蛋白质。这一坨蛋白质上面有一个坑坑洼洼的“钥匙扣”,就是用来接收传导细胞送出的信号分子。那么研制靶向药物,就像配钥匙,好的钥匙可以完美地适应“孔”的形状,将其完全占据,不给信号分子结合的机会,从而阻断下游的通路。第一代EGFR靶向药易瑞沙(吉非替尼)、特罗凯(厄洛替尼)、凯美纳(埃克替尼)都能插入锁孔,只是在微小的锯齿状上有差别,所以如何选择,还是听从肿瘤医生的建议。
第3步:坚持定期监测观察病情
每2-3个月做CT检查,观察肿瘤变化。
第4步:如果发现病情进展,再次做基因检测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制定做基因检测,若发现TM突变(由于耐药性),则尝试第三代靶向治疗;或尝试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