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谢花之后,氮磷钾怎么调控来保花保果啊?”这个问题。
我问了一圈,得到了以下答案。
A“我们都是用平衡肥。”
B“用高氮和高钾元素。”
C“用高氮和适量的磷。”
“为什么呢?”当我继续追问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给了我这样的解释:
“果实膨大分为两个时期,谢花后的第一个膨大期,实际上是细胞分裂期:主要作用于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的核心物质是蛋白质,核酸,以及构成细胞膜。那么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氮元素和磷元素。那么在谢花后的一次膨大期,一定不要缺少氮和磷的补充。”
一次膨大期的黄龙果实
到上面那一步,我们才大概得出来植物的理论需求。然后再根据植物所在的区位差异,和土壤差异来调节施肥量,施肥周期,施肥比例等。
那么科学种植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01
有资格做一名合格的辅助
我们种地的人,实际上是在给树打工。生命的力量的非常惊人的,我们摸清果园的脾气,给他们做好辅助工作,不找麻烦,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收成。
比如,火龙果是沙漠植物,普通的植物都是白天长开气孔,光合作用,基本上用C3循环来固定CO2形成糖分。火龙果不一样,晚上的时候才长开气孔,吸收CO2,存放在液泡里面形成苹果酸,白天太阳升起,火龙果的气孔关闭,这个时候利用太阳能,把液泡里面的CO2转移到细胞液里面来参与同化作用,固定成糖类。这就是火龙果特殊的景天酸循环CAM循环。
晚上灌溉水肥
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就需要在夜晚的时候,给火龙果补充灌溉水肥。这样就可以让浅根系作物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同时也可以把一些小分子的肥料快速渗透进去,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根据植物特性来做好辅助工作,事半功倍!
晚上开花的火龙果,晚上工作
02
不给植物生病的机会
在植物保护的工作上,人们把重心放在了治病杀虫上。
我们在学《植物保护》的时候,书本上教育我们的也是如何辨识病害,辨识导致病害的真菌,细菌,病毒,然后在如何处理这些病害,用什么样的药物,药物使用的机理。
却没有一个人教育我们如何让植物不发病!
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发病呢?燕窝果在原产地长得好好的,为什么来中国之后就病多呢?
准备开花的燕窝果
挪了窝,水土不服了啊!!!
以海南为例子,这么大的太阳,又热的要死,燕窝果的气孔本来就比普通火龙果大,肉又薄,夏天一阵热浪过来,晒成纸片本再正常不过了。
燕窝果的根系本来在原产地是非常地发达的,咋到了海南就老是死了呢?咱们把酸碱计往地里一插,3.6-4.2.这样的酸碱度的土,泡了水给人泡澡,人也需要脱几层皮啊!
正季的燕窝果花还是非常美丽的
那么怎么解决呢?提供最适宜的环境给植物,酸碱度,有机质,元素偏好等等。根据这些指标去一项项完成,设计协调的营养方案。
把握好这个原则之后开展工作,就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根据这个原则,来落地实践,我们地里也就基本上没有什么病害,偶尔也有一点小病小痛也压了下去。
03
保护土壤,能量等价交换
种植多年生的植物,土壤非常重要。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你把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到5%,植物就基本上没有什么病害。”
这句话非常聪明,那么高的有机质的土壤基本上都是干物质累积了很多年的结果,这样的土壤干净,土壤墒情好,病虫害源少。因此种什么都很好。
好的土壤也是需要维护的,我们的果树不断地从土壤里吸取养分,变成水果被我们收获。我们也需要换回土壤等量的能量才能长期有稳定的回报。
生草栽培是另一种形式的施肥,前提是生草还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施肥。
我们食用的果实,拆分之后,实际上是由着C.N.O.H.P.K.Ca.Mg等等元素组成,构成植物的C一部分来源于空气中的CO2,一部分来源于土壤里的小分子有机物。N和P别人是构成蛋白质,核酸等核心生命物质的元素,所以,土壤经常会需要补充氮肥和磷肥。而K是调节植物细胞渗透压的元素,同时兼具了一些协同吸收等功能,因此也是一个大量元素。
补充化肥是一种能量偿还的形式,生草栽培也是。
生草栽培,可以理解长在火龙果的下层土壤,用植物工厂固定太阳能,把多余的肥料等等也利用起来。同时还有系列的生态学效应,比如转移虫子注意力,减少虫子取食果树,减少蒸发量,为土壤菌落营造稳定环境。草长到一定程度,把草割了还田,ok,累积有机质。
有钱人直接下有机肥,没钱的人想着各种办法制造有机质
但是生草栽培提供的有机质足够吗?不够的。那么建设其快速累积有机质的草系统的同时,额外补充有机质,保持土壤平衡!
取走多少能量,就得还回去多少能量,我们种地人实际上是和土壤做交换的生意人。
04
生产性价比果实
对于有机农业的理解,具体什么标准大家可能说不出来,但是有机食品,都很贵,这件事情所有人都知道。
有机食品的贵,是由于其高标准的生产成本。很多人理解的有机农业是指不管不顾,到了收获的季节到地里采收即可。
捡走石头,下降地温,保护根系
这种不管不顾的管理模式,最后生产出低产,低质的产品,却要让消费者买单情怀的方式,我是非常不赞同的。
一套正确的营养管理方案,一套正确的管理模式,得到高产的结果。这样生产成本迅速拉低,消费者吃得起,吃得健康,生产者也有市场。
无土栽培的草莓,就是一个有机生产的案例。不过是设施栽培,设施成本依旧太高。
在大田栽培,由于常常有迁飞性昆虫的影响,比较难做到完全有机,但是选择对人体无害的生物防治也基本上可以满足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
我们生产的核心是盈利,控制生产成本很重要,不是所有人都理所应当需要为虚高的成本买单。当然控制成本的前提是健康。
用科学的手段生产健康的水果,种出好味道,种出好产量,种出性价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