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欧洲肝脏研究年会上(EASL),来自我国医院传染病科、江苏亚盛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广州顺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员公布了靶向凋亡抑制蛋白(IAPs)增强肝内抗病毒免疫清除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在研新药APG-,凋亡抑制蛋白,功能性治疗新方法
本研究介绍的是乙肝在研新药APG-。由于乙肝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目前抗病毒治疗药物仍然难以治愈。先前的研究表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可以阻止TNFα介导的感染肝细胞的杀伤,并导致乙肝病毒持续存在。APG-,是一种新型的以凋亡抑制蛋白(IAPs)为靶点的双价拮抗剂,在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国内已获批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见下方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默示许可)。
此外,以IAPs为靶点,研究人员评估了乙肝在研新药APG-的抗病毒功能,并在EASL探讨了其体内机制。临床前研究方法:用重组人rAAV8-HBV1.3感染C57BL/6j小鼠,或将pAAV-HBV1.2质粒注入C57BL/6j和C3H/HeN小鼠株,建立3种免疫活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小鼠模型。静脉注射20毫克/千克的APG-,每周1次。
检测血清和肝脏标本中的乙肝病毒DNA、抗原及转氨酶的定量。TUNEL或裂解caspase-3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肝内T细胞反应。用RNA-seq对治疗后肝组织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模型中使用APG-治疗4周至20周后,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HBV-DNA及感染肝脏中的乙肝核心抗原和病毒复制中间产物均被完全清除,停药后无复发。
注射APG-后,检测到乙肝核心抗原阳性肝细胞中裂解caspase-3的表达,血清转氨酶水平短暂升高,其峰值水平和基线的乙肝表面抗原水平相关。然而,pan-caspase抑制剂emricaan或Z-VAD-FMK不能阻断APG-的抗病毒作用。此外,APG-清除体内乙肝病毒被发现与肝内病毒的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频率和功能的上调有关。
正如预期,APG-不能清除TNFα、CD4或CD8缺陷小鼠体内的乙肝病毒。最后对RNA-seq数据的基因集富集分析表明,APG-上调了多个免疫相关基因,类似于黑猩猩清除乙肝病毒时,肝脏中诱导的基因。结论:研究人员认为,APG-具有独特的细胞凋亡诱导和免疫调节机制,能有效清除慢性乙肝病毒感染。IAP拮抗剂的应用,可能是乙肝功能性治疗的一种新的免疫治疗策略。
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APG-已经展开第2期针对慢性乙肝患者的联用恩替卡韦(ETV)的研究,医院:医院(见上图)。研究人员介绍乙肝在研新药APG-,它作为目前国内已获批的晚期实体瘤治疗药物,其靶向凋亡抑制蛋白(IAPs)靶点可作为潜在治疗慢性乙肝药物,在临床前研究发现,其可增强肝内抗病毒免疫清除乙肝病毒持续感染。
亚盛医药研发管线APG-机制
小番健康结语:以上试验数据与基于IAPs靶点的乙肝在研新药APG-动物模型实验,发表于年8月27日11:15-11:30欧洲肝脏研究年会上。亚盛医药新药延伸:该公司致力于肿瘤、乙肝以及衰老相关疾病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的研发企业,年9月14日亚盛医药宣布,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原创新药MDM2-p53抑制剂APG-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胃癌。这也是APG-获得的首个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