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出仓了……”近日,医院血液病诊疗中心,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陈大娘(化名)顺利出仓,当迈出移植仓门的那一刻,标志着泰安市首例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实施。
57岁陈大娘“病魔缠身”
血液科诊疗中心团队积极探索治疗方法
五年前,来自新泰市的陈大娘因乏力、医院就医,被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危)。面对病魔,陈大娘开始了化疗治疗之路。
据血液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白观臣介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叫急性白血病前期,是血液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多分为低中危、高危多项等级,其特征是正常造血功能缺陷导致血细胞减少,有转化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风险,一旦转化,生存期极短,要想彻底治愈唯一的希望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随着病情的不断变化,陈大娘身体状况愈来愈差,在近期的治疗中,白观臣发现:患者全血细胞减少,且输血依赖性强并出现造血功能衰竭迹象,病情逐渐恶化。经过家属慎重考虑,决定接受医生建议——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式,需要找到与陈大娘匹配的干细胞才能进行移植。在亲属间配型后,两个女儿的配型与患者匹配失败,而唯一的儿子却长期在西藏某部卫国戍边,因特殊原因不能回来为母亲捐献干细胞,因此全家陷入深深的担忧之中。
了解该情况后,血液科诊疗中心团队第一时间联系中华骨髓库寻求帮助。事情的转机比预想中来得更快,经向全国寻找合适配型,与江苏省一名93年的志愿者初步匹配。随后,血液科诊疗中心团队立即向中华骨髓库申请启动该供者的后续流程,陈大娘与该供者完成了相关检测并确认配型成功,供者完成体检并且结果合格。
实现全市“零”突破
成功完成首例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
9月28日,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王世江从苏州出发,跨越近公里,将当天下午采集的造血干细胞亲手交到血液科诊疗中心医护人员手中。随即,这份“生命种子”开始注入陈大娘体中。
移植舱20余天后,在血液科诊疗中心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护下,陈大娘度过了一道道难关,身体各项指标终于逐渐好转,于10月12日顺利出仓,也迎来了“重生”。
据了解,目前患者情况稳定,还需一段时间的移植观察护理,便可回到正常生活。
此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填补了泰安市无关供者移植技术的空白,医院血液病诊疗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又跃上新台阶,对科室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让全市及周边地区血液病患者多了一份治愈的希望。
作为区域内血液病诊疗的领军者,医院血液病诊疗中心在副院长、血液病诊疗中心学科带头人滕清良带领下,扎实开展“三基三严”训练,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业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被授予“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首批“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首批“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血液病护理联盟成员单位”(全国仅19家)等,一个个沉甸甸的“金字招牌”,不断推动中心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现如今,血液病诊疗中心拥有独立的血液学专科实验室,下设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贫血出凝血、儿童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6个亚专业病房以及血液监护室、血液日间病房,学科结构更加合理,学科布局更加完善,学科发展更加平衡。面对血液病患者越来越高的健康需求,血液病诊疗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秉承“名中心、做中心、人民健康最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攀登学科发展高峰,为更多血液疾病患者“植入希望”。
记者/郑华鑫王磊通讯员/孙滨白观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