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家族介绍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白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由于最初发现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自细胞间发挥调节作用,所以由此得名。IL现在是指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统一命名的细胞因子:IL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是淋巴因子(1ymphokins)家族中的成员,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下图是各类细胞分泌各类白细胞介素以及各类白细胞介素调控各类细胞,体现了白介素作用的多样性以及体内炎症反应调控的复杂性。
图表.白细胞介素的上游产生与下游调节导图
根据细胞因子的结构同源性可将白介素分为几个蛋白质家族,如IL-1家族、IL-2家族、IL-6家族、IL-10家族、趋化因子家族等。
各类白介素的功能
和相关疾病
每种类型的白介素来自不同的细胞,作用于不同的目标细胞,大部分白介素参与自身免疫、炎症疾病,部分白介素对部分癌种具有特异性:1)IL4、IL5、IL13和IL33等与哮喘疾病发展具有重要联系,针对这些靶点已有药物上市、临床中也有很多管线在布局;2)IL3在血液瘤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较多管线在布局IL3靶点项目;3)IL2和IL15在自免和肿瘤中都均有较多临床管线布局;4)IL1、IL6、IL10和IL17等主要参与自免和炎症疾病,已有药物上市,临床管线密集。
资料来源:AkdisM,BurglerS,CrameriR,EiweggerT,FujitaH,GomezE,KlunkerS,MeyerN,OMahonyL,PalomaresO,RhynerC,OuakedN,SchaffartzikA,VanDeVeenW,ZellerS,ZimmermannM,AkdisCA.Interleukins,from1to37,andinterferon-γ:receptors,functions,androlesindiseases.JAllergyClinImmunol.Mar;(3):-21.e1-70.doi:10./j.jaci..11..Erratumin:JAllergyClinImmunol.Oct;(4):.Quaked,Nadia[correctedtoOuaked,Nadia].PMID:.
白介素上市药物
临床在研管线
上市药物
截止年6月,以白介素为靶点的上市药物共64个(含生物类似物)。按照药物类型分,重组细胞因子25个、单抗19个、融合蛋白3个、生物类似物10个。已上市药物的适应症集中在肿瘤、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以IL2为靶点的上市药物数量最多主要适应症为黑色素等肿瘤,其次为IL11为靶点的上市药物主要适应症为血小板减少症。
资料来源:药渡数据库,数据截止至年6月
临床在研管线
截止年6月,白介素临床在研项目近多项,最热门的项目靶点集中于IL1、IL2、IL3、IL6、IL10、IL15和IL17,其中IL2、IL3和IL15靶点主要集中肿瘤疾病,IL1、IL6、IL10和IL17靶点主要布局自免和炎症领域。
资料来源:药渡数据库,数据截止至年6月
资料来源:药渡数据库,数据截止至年6月
总结
各类白介素主要参与肿瘤、自身免疫和炎症等疾病的信号通路,目前机制研究较为透彻的白介素包括IL1、IL2、IL3、IL4、IL5、IL6、IL10、IL11、IL15、IL17等,以这些白介素为靶点的上市药物和临床管线较密集。目前,除了免疫与肿瘤外,研究发现部分白介素还参与了器官纤维化、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发展,也有部分项目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国内布局白介素靶点的公司包括嘉禾、海正、百奥泰、恒瑞、药明康德、迈博太科和中山康方等。未来,随着白介素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被研究的越来越透彻,将出现越来越多疗效和安全性优异的白介素靶点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