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急性阑尾炎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症手术指征之一。自21世纪以来,全球阑尾炎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升高。外科手术治疗阑尾炎已经有年历史,年瑞典6家医院的一项多中心RCT研究显示对于非穿孔性阑尾炎可以使用抗生素保守治疗成功,但保守治疗有阑尾炎复发的风险。
01认识阑尾炎从基本概念开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不对疾病过分恐惧
1、什么是阑尾炎?
阑尾是盲肠末端细小的管状结构,腔内含有许多细菌。在这种情况下,阑尾的粪石、寄生虫或肠系膜太短,阑尾就会发生扭曲,从而导致分泌物的堆积、内压增加和血流供给受阻,使原本处于阑尾腔内的细菌借助受损粘膜侵入,发生炎症反应。
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2、阑尾炎的病理表现
在急性阑尾炎的早期,病理表现只是单纯的黏膜改变,给予消炎治疗即可治愈。但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常不能准确判断出病情。如果将化脓性、坏疽性病理变化误认为是简单的黏膜炎症改变,给予抗感染治疗后,虽然阑尾的炎症可能会消退,但疤痕仍会保留,将来仍会引起炎症的反复发作。
病理改变未能得到及时控制,病理表现将继续发展,发展为阑尾周围脓肿,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和多发性肝脓肿,从而加剧了病情。因此,在大多数阑尾炎的诊断明确后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3、阑尾炎的分类
阑尾感染后,病理变化可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单纯性阑尾炎一般处于阑尾炎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不典型,程度较轻,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炎症可能消退,甚至被完全吸收。化脓性阑尾炎即使经过保守治疗后炎症消退,阑尾壁上的疤痕仍然存在,使管腔变窄,并在未来导致炎症反复发作。
坏疽阑尾炎是由于阑尾管腔阻塞或在短时间内完全阻塞阑尾血流引起。穿孔性阑尾炎由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进一步演变而来,管壁坏死,管腔压力增高,常在阑尾根部或尖端出现穿孔。阑尾周围脓肿和弥漫性腹膜炎常由大网膜或其它附近的肠袢所包裹,穿孔后感染将局限于阑尾周围形成脓肿;包裹失败时,感染扩散到阑尾周围的腹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扩散到整个腹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02阑尾炎的发病机制都有哪些?以下3点,充分了解阑尾炎的发病原因
1、阑尾腔梗阻
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基本原因多是管腔机械性梗阻,细菌性感染一般为继发。阑尾管腔细长及一端为盲端的特点致使粪石等异物易堵塞,管腔两端闭合后导致粘膜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腔内压不断升高,最终影响到阑尾壁血运。
以腹部绞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间接证实急性阑尾炎与管腔梗阻的相关性。将梗阻原因按照发生概率排序为:粪石堵塞;管腔狭窄;阑尾扭曲;寄生虫刺激;淋巴组织增生;盲肠结核或肿瘤等病变。
2、细菌感染
如果可以明确排除阑尾标本中梗阻的存在,阑尾炎发生多是细菌感染所致。正常阑尾腔内同样存在如结核杆菌、链球菌和厌氧菌等正常菌群,阑尾黏膜一旦损伤致破溃,细菌沿损伤或破溃处入侵阑尾壁发生炎症反应。
阑尾壁内富含淋巴组织,血液中细菌侵入后不易被滤过,无法排出的细菌滞留于阑尾壁内,从而引起急性炎症。患者合并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或既往扁桃体手术史时,该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临床证实,合并右侧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的患者,阑尾因长期浸泡于脓液中易发生急性炎症反应。
3、神经反射
神经系统活动间接参与了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生理过程。阑尾肌肉血管因某种特定原因发生一过性痉挛也可以导致阑尾壁的损害,引起急性阑尾炎。如病人阑尾本身已有如粪石、狭窄、扭曲等原因导致的梗阻,加上肌肉或血管痉挛,易形成管腔的完全梗阻或血栓形成,影响阑尾供血,逐渐损伤甚至坏死、细菌感染。
03阑尾炎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治疗方式?即使手术成功,也要小心并发症
1、保守治疗
单纯性阑尾炎一般在阑尾炎发病早期,炎症细胞主要浸润阑尾壁的黏膜及黏膜下层,阑尾可表现为轻度肿胀、充血,表面少量炎性渗出物。这一时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查体并不明显,如果能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炎症可能消退,甚至被完全吸收。
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可将抗生素作为单纯性阑尾炎的单一治疗方。尽管抗生素治疗对单纯性阑尾炎有一定疗效,但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保守治疗后要再次入院或手术的几率约为25%至30%。
2、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阑尾炎的手术方案包括:开放性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前急查血型、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常规、尿常规、血淀粉酶、血HCG等检验,进一步明确诊断,排除其它疾病。开腹手术治疗时,患者取平卧位的姿势,术中找到阑尾,用血管钳钳夹住阑尾尖端之系膜,将阑尾提出切口之外,另一血管钳穿过阑尾根部系膜,以备结扎系膜血管;系膜血管可在两把血管钳之间离断,系膜残端予以缝贯结扎。
腹腔镜手术治疗时,选用静吸复合麻醉,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并于脐上作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保持压力在12-14mmhg。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放置10mmTrocar,将预热好的腹腔镜放入Trocar内,环视腹腔,探查有无穿刺口出血及腹腔脏器如肝、胃、结直肠等未见异常。用可吸收缝合线从阑尾系膜根部结扎并切断阑尾动脉,距回盲部0.5cm处扎线、离断阑尾,后再用电钩紧贴阑尾残端处理。
3、警惕并发症
术后警惕切口感染,主要是手术中创缘遭到污染,或止血不善致在腹壁内形成血肿所致。可在术中用纱布小心保护切缘;在切断阑尾根部时勿使切缘污染附近组织;在取出阑尾残端时,也尽可能选用取物袋,避免阑尾残端对刀口的污染;在缝合切口时应注意创面的彻底引流。
阑尾系膜血管结扎不紧或结扎线脱落所引起的出血,有时可达大量。对阑尾系膜血管之结扎应十分仔细,最好用缝扎而不作单纯结扎。术后如有腹痛、腹胀、休克、贫血等表现,应考虑有腹内出血可能,早做腹腔穿刺以确定诊断,争取立即输血和再次手术。
结语:在人体免疫过程中,阑尾可能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不应该轻易切除。但是阑尾炎患者起病后病情一直在进展,若不进行手术,只给予保守治疗的话,患者很有可能由早期的单纯性阑尾炎发展到复杂性阑尾炎,而对于复杂性阑尾炎由于组织的坏死而出现不可逆的病变,仍需要尽早手术治疗。阑尾也是人体的器官,虽然细小,但是也值得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