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北师大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
TUhjnbcbe - 2020/10/22 7:40:00

1.教学目标

(1)在理解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形成结构与功能观,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以及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2)基于伞藻系列实验进行归纳、概括,阐述细胞核的功能。(3)运用生物学相关知识,对“三亲婴儿”等现实生活问题做出理性的解释和判断,逐步培养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2.本节电子教材

?左右滑动,浏览教材?      

?左右滑动,浏览教材?

3.检测评价及答案

1.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系统是真核细胞的共有结构,它们的存在使真核细胞成为结构与功能上的统一整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在检测细胞中某种蛋白质含量时,常使用一种在各种细胞中都存在,且含量丰富而稳定的蛋白质作为参照物,下列蛋白质适合作为参照物的是(B)。A.血红蛋白
   B.细胞骨架蛋白C.淀粉酶
  
  D.胰岛素(2)白细胞吞噬和水解细菌的过程与细胞内的多种结构有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D)。A.白细胞的吞噬泡和溶酶体都能够沿着细胞骨架移动B.白细胞的高尔基体膜、溶酶体膜和质膜成分可以相互转化C.白细胞的质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结构相似,且都具有流动性D.白细胞的内膜系统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撑,决定细胞形状2.细胞自噬过程中,内质网产生膜泡包围细胞内容物,形成自噬体。之后,自噬体与溶酶体或液泡融合,自噬体内物质被水解。科学家观察野生型酵母菌与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在饥饿状态下的区别,得到右图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相比,野生型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自噬体数目较少,是未产生自噬体吗?(2)上述两种酵母菌,哪一种能在饥饿状态下存活更长时间?为什么?(3)图中酵母细胞形成芽状突起,以及细胞中的自噬体和液泡准确地定位、移动和相互融合,这些过程依赖于细胞中的什么结构?(4)研究人员用致癌物A诱发大鼠肝癌的同时,在肝癌发展期用自噬抑制剂B对大鼠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肿癌发生情况,得到下表所示结果。你能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吗?据此可以给癌症的治疗提出什么建议?

(1)不是。野生型酵母菌形成自噬体后,液泡中的水解酶将自噬体内的物质分解利用,自噬体不断形成、降解,动态循环起来,所以看不到大量自噬体的存在。

(2)野生型酵母菌能够在饥饿状态下存活更长时间。细胞在饥饿状态下,依靠自噬的机制水解部分细胞内容物获得物质和能量,维持细胞的生活。而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形成的自噬体无法降解内容物,细胞得不到物质和能量的供给,抗饥饿能力较差。(3)细胞骨架和内膜系统。(4)致癌物A能够诱发大鼠肿瘤,在肝癌发展期用自噬抑制剂B处理,可以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减小肿瘤体积,减少肿瘤数量,这说明肝癌发展期癌细胞的生存和增殖对细胞自噬有一定的依赖,可以开发和使用特异性抑制癌细胞自噬的药物来减缓癌症病情的发展。

温馨提示:请选定相关内容,复制文字信息,制作课件。

版权归"生物铭师堂"所有

欢迎联系管理员泰翔,探讨生物教学

(泰翔)

图片来自北师大版新教材,视频来源于网络,若侵删!

第1版,转载请注明“生物铭师堂”制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