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菏泽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逢年过节时,总会翘首以盼“李叔叔”和他的同事,给他们带来礼物和温暖的拥抱。
这个被孩子们亲切地喊作李叔叔的人叫李民,济南供电段菏泽供电车间菏泽变配电工区工长。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民走进了福利院,从此和这些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下是成品,分秒)
正文:年6月,李民在浏览报纸时,一则菏泽市儿童福利院搬新家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报道说,新儿童福利院占地一万平米,生活和康复医疗设施完备,首批28名身体缺陷严重的孩子入驻。看到这里,李民不禁暗暗为这些可怜的孩子感到高兴,但接下来的一段话,却让李民皱起了眉头。李民:
(出录音)记得新闻里说,福利院搬家后环境好了,但由于工作劳累和待遇问题,福利院里的护理人员人大多是临时工,很多人干上几天就辞职走人,很多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思来想去,我萌生了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的念头。(录音止)
接下来的日子,李民一有空就把到儿童福利院献爱心的想法说给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听,没想到反响热烈。很快,李民就组织了一支15人的爱心队伍,开始利用节假日时间,以“水滴”的名义到福利院做义工。每次去福利院时,李民和工友们总会带着水果、零食、学习和生活用品等,并和护理人员一起帮助孩子们康复,给每一个孩子一个拥抱。李民:
(出录音)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担心孩子们眼生,不肯接纳我们,但是没有想到,福利院的阿姨一说是专程去看他们的,孩子们高兴得欢呼雀跃,很多孩子扑到我们怀里久久不愿离开。在我们怀中,孩子们特别安静和享受。后来,福利院的阿姨说,这些孩子们从小没有爸爸妈妈的关心爱护,心理上身体上都有对亲情的饥渴感,所以特别喜欢大人温暖的怀抱。我当时很难过,所以,这些年来,只要到福利院去,我一定抽空多抱抱这些可怜又可爱的孩子。(录音止)
李民说,从年起,去福利院献爱心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即便在春运期间,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李民和工友们也会挤出时间,带着自己的孩子、亲友等一起去儿童福利院联欢。一到福利院,孩子们就像见了亲人,高喊着“李叔叔”围拢过来,这些孩子中个头大的已经一米六七了,小的才蹒跚学步,却是挨个都要让李民拥抱,一个都不能少。工友:
(出录音)跟着李民去福利院献爱心已经四年多了,说实话,我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坚持下来。有人说,一滴水也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我觉得太对了。起先,我们大伙想为这份爱心活动起一个名字,想来想去,就想到了“水滴”。水滴很小,但是多了,就会改变世界。我觉得这些年付出了很多,收获更多。(录音止)
在菏泽变配电工区采访,说起李民,工友们最集中的评价就是“有爱心”。李民今年45岁,年从部队退伍,成了一名铁路职工。李民所在的菏泽变配电工区,负责京九线曹县至梁山公里铁路线,9个牵引变电所和配电室的日常值守和设备巡护任务,有42名职工,是济南铁路局供电系统系统的最大的变配电工区。李民和他的41名工友分布在京九线曹县到梁山间,点多线长、人员分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了让工友安心工作,李民奉献了很多很多。工友:
(出录音)我最佩服我们工长。他有一手绝活:凭一双耳朵在配电室10KV高压机房听上一圈,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每一台设备的状态。他有一副热心肠,除了无偿献血和帮助贫困学生,还为我们操心费力。我工作地点在梁山,去年9月,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怎么也没有想到,我父母也因病住院了。当时,医院里,我急得坐卧不宁。李民听说后,安慰我说千万不要着急,和副工长一起放弃了年休假,轮流给我替班。当时真是太感动了。(录音止)
爱心可以改变世界。记者获悉,年3月,李民被任命为菏泽变配电工区工长时,该工区还是全段的落后班组、“老大难”班组。而现在,已是济南铁路局的先进班组。副工长宋金荣:
(出录音)我们班组之所以变化这么大,多亏了有个好工长。说个数字,李民工长去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替班。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不好好干,对不起良心。(录音止)
工作中,李民用爱心关爱同事,工作之余,他把爱心献给了福利院的孤残儿童,甚至陷入困境的大学生。采访中,记者发现李民的电脑操作台上,有一个用白酒包装盒改造成的“爱心捐款盒”,里面塞满了一角、一元、一百元等各种面值的纸币,还有一大摞捐款支出明细。李民:
(出录音)刚开始是个小盒子,现在都变成大盒了。那还是年,我听同事说他有个亲戚非常穷,由于营养不良,眼睛都近乎失明了。我就趁着休班去他们家看看。到了那里一看,简直想象不到:整个家连个院墙都没有,两个孩子的父亲去世了,母亲重病,全家人每天只花四五元钱吃饭。当时心里很酸痛,就说每月资助两个孩子元,直到他们毕业。(录音止)
除了小学生,李民还资助了两个大学生。王广彪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当年上大学时需交1万多元的费用,走投无路之际,李民帮他申请到了“利群阳光”助学金元,剩余的部分则由李民和家人、同事一起捐助。每个学年,李民还资助他0元的学费,并每月给他元的生活费。还有一个受资助的学生叫卞清怡,大学毕业后,李民又牵线搭桥,帮她组建了小家庭。卞清怡忘不了恩人李民叔叔,特意带了块钱去探望,李民坚决不收。卞清怡偷偷把钱留给了李民的姐姐,李民知道后,征得汴清怡同意,把钱捐给了玉树灾区。李民:
(出录音)我个人力量微不足道。我最高兴的是,这些年来,“水滴”越聚越大,目前义工队伍发展到60多人。很多人听说我们献爱心,也主动伸出了援手。今年春节前,我们打算征得福利院同意,打算给孩子们买点内衣,就去一家名为“小树叶”的童装店选了40套,在和老板讨价还价时,童装店老板听说这是给福利院的孩子们买的,说什么没有收钱。这件事后,我一直很感慨,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录音止)
精彩回顾:
1.济铁故事(25)刘文奇:捐骨髓救助陌生患者
2.济铁故事(26)侯兆明:一个“苦孩子”的艰难成长故事
3.济铁故事(27)吕向阳:高铁司机的“总教头”
4.济铁故事(30)李胜:动车组的安全卫士
5.济铁故事(31)李清甫: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6.济铁故事(20)董翠萍:让高铁配餐包袱变财富
化树成林你有点滴收获,即我最大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