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硬膜外血肿
发生较成人少见。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颅后窝的硬膜外血肿明显高于成人,而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与小儿走路不稳,容易摔倒后枕部受伤有关。
决定血肿是否手术的关键因素为:①是否有颅内压增高;②患儿的意识状态和神经体征;③血肿大小与部位;④颅外合并损伤的程度。
一般认为幕上血肿>20ml,血肿厚度>5mm,CT扫描提示中线向对侧移位>3mm,基底池受压,临床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表现,应急诊手术。幕下血肿>8ml时应立即手术。
人卫版小儿外科学79/92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发生率明显高于急性硬膜外血肿,多数为非意外伤所致。根据受伤时间分为急性(症状在伤后3天出现)和亚急性(症状在伤后4天到3周出现)。血肿主要位于幕上部分。
诊断:
CT检查。大脑凸面呈现“新月形”的特征表现,可以明确诊断。
人卫版小儿外科学80/93
慢性硬膜下血肿
继发于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吸收期。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目前多认为是硬膜下积液腔内继发出血所致。临床表现:呕吐,头围扩大、发育迟缓。诊断:CT,血肿为等低密度,多数位于双侧额、颞、顶部。人卫版小儿外科学80/93
小儿外科简介
小儿外科是针对婴幼儿或儿童外科疾病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因为小儿从出生到成年要经过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所以小儿的疾病谱不同于成人、小儿外科疾病的治疗理念和方式完全不同于成人外科!其治疗范围包括需要手术治疗的小儿疾病,主要归纳为先天性畸形、实体肿瘤、炎症和创伤四大类。
个人特色技术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鞘膜积液、阑尾炎、隐睾等);
心形缝合法-精细缝合技术(如脂肪瘤、钙化上皮瘤、色素痣、皮脂腺痣、各类囊肿、体表肿瘤等疾病中的应用);
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无创与微创治疗(婴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丛状血管瘤、肝脏血管瘤等,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或混合型脉管畸形及其综合征等的介入硬化治疗);
小儿阑尾炎MILA手术(有手术适应症的小儿阑尾炎)
▼更多精彩,请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