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转化毒理学研究获进展中国生物技术网
TUhjnbcbe - 2022/8/11 18:33:00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49431.html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杜宇国、刘思金团队通过多方合作在转化*理学方面取得新进展。

免疫系统的调控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KRN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并具有成药潜力的α-GalCer类Th1型免疫反应激活剂。但是由于α-GalCer对Th1型和Th2型免疫反应的选择特异性不强,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该团队成功合成了多手性的糖脂类化合物α-GalCer-diol,细胞和动物实验证实α-GalCer-diol能直接诱导树突状细胞和经典CD1d-iNKT轴的激活,其与CD1d受体的结合力显著强于经典的KRN化合物(图1)。同时发现,α-GalCer-diol能诱发小鼠体内CD11b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并活化表达Th1型炎性因子,二者共同作用,显著提高α-GalCer-diol诱导的机体Th1型免疫反应,并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试验中呈现出显著的抗肿瘤转移活性。该研究克服了α-GalCer在应用中非选择性诱导抗炎/促炎症反应因子表达的缺点,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具有指导意义,相关结果发表在AdvancedScience上。

图1.新合成α-GalCer-diol选择性提高Th1型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

肿瘤和退行性疾病等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危害因素。该团队与厦门大学教授郑南峰合作,制备了单分散性钯纳米片(PdPL),以目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转移性乳腺癌为研究对象,在原位以及肺转移肿瘤模型上证实PdPL可以有效靶向原位肿瘤和肺转移瘤,并且单独PdPL特别是协同光热治疗可有效抑制乳腺癌肺转移。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在非*性暴露剂量下,PdPL通过阻断TGF-β所驱动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信号通路来抑制乳腺癌肺转移(图2)。此发现为揭示PdPL等纳米材料的肿瘤治疗机制提供了新策略与依据。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NationalScienceReview。同时,该团队在纳米药物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ofNanobiotechnology。

图2.PdPL通过阻断TGF-β驱动的EMT通路来抑制乳腺癌转移机制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和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等支持。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化毒理学研究获进展中国生物技术网